一、深圳能源选择南山零碳园区的核心动因
政策导向与区域发展需求
零碳园区试点政策:深圳市政府将零碳园区建设纳入“双碳”战略核心任务,南山作为科技创新核心区,需打造标杆性低碳基础设施。2024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明确要求园区实现“光储充放”一体化覆盖。
园区能源结构转型需求:南山妈湾片区作为工业与物流枢纽,传统能源消耗高,碳排放压力大。光储充放项目可降低园区综合用能成本15%-20%,年碳减排量达1200吨,契合深圳“近零碳园区”建设目标。
技术示范与产业协同效应
技术集成验证:项目整合光伏(19.32MW)、储能(200kWh)、液冷超充(800kW)及V2G技术,形成“发电-储能-充电-放电”闭环,为高密度园区提供可复制的能源解决方案。
产业链协同:深圳能源联合北理深汽院(孵化企业美泰姆)、华为数字能源等企业,推动充电设备与智能电网、建筑节能标准融合,形成“车-能-建筑”协同生态。
场景化商业模式创新
电力市场参与:通过V2G技术参与电网调峰,单桩日收益峰值达800元,年收益提升30%;
碳资产开发:项目碳减排量可纳入深圳碳市场交易,预计年碳资产收益超50万元。
二、对深圳打造“超充之城”的战略意义
技术标准引领
制定行业规范:项目形成《液冷充电系统与绿色建筑协同标准》《光储充放一体化设计导则》等5项地方标准,填补国内空白,为全国超充设施建设提供技术范本。
设备国产化突破:采用华为数字能源全液冷超充模块、比亚迪碳化硅电控系统,核心器件国产化率超90%,降低对进口依赖。
基础设施网络升级
超充密度提升:项目新增480kW超充桩12台,使南山超充桩密度达3.5台/平方公里,支撑“1公里超充圈”覆盖;
电网负荷优化:通过储能削峰填谷,降低园区峰值负荷30%,缓解电网扩容压力。
产业生态构建
吸引头部企业集聚:项目已吸引特斯拉、蔚来等车企入驻,带动充电桩、储能设备、智能电网等产业链企业投资超20亿元;
金融模式创新:探索“充电桩+REITs”融资,计划发行5亿元绿色债券,为超充网络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城市能级跃升
全球标杆效应:项目被纳入深圳“超充之城2.0”核心示范工程,与坪山时代骐骥超充基地、光明长兴工业园形成“三核驱动”,助力深圳成为

两大板块,突然异动!
7月7日下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上述政策文件公开后,A股充电桩概念股集体异动,奥特迅在5分钟内直线拉升至涨停板,双杰电气、永贵电器、百利电气等纷纷跟涨。

值得关注的是,电力股午后也集体走强,华电能源、乐山电力等近10只个股涨停。有券商表示,迎峰度夏拉动电力需求,叠加业绩期催化,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
充电桩板块迎利好
今日下午2点过后,充电桩概念股突然拉升,奥特迅直线涨停,双杰电气、永贵电器、积成电子、英可瑞、和顺电气、百利电气、盛弘股份等纷纷跟涨。
当天下午,充电桩板块迎来一则利好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
《通知》提出,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统筹。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
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结合场站条件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汽车服务等融合的商业模式,提升充电服务体验。
电网企业要积极开展大功率充电负荷特性对区域配电系统的影响研究,分层分级评估电网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接入能力。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适度超前进行电网建设并及时升级改造。
加快高压碳化硅模块、主控芯片等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推动涵盖零部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的充电产业链整体升级。面向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大容量、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应用。
《通知》鼓励研究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激励机制,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功率充电设施项目建设。
电力股集体走强
今日午后,A股电力板块也集体走强,截至收盘,华电能源、乐山电力、华银电力、韶能股份、豫能控股等近10只个股涨停。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7月4日晚间报道,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近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创出历史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比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华东电网负荷达4.22亿千瓦,空调负荷占比约37%。入夏以来,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等省级电网负荷9次创新高。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7月4日至10日,黄淮、江汉、江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部分地区达到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预计华东、华中地区电力负荷还将不断攀升,带动全国电力负荷持续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7月7日13时41分,广东电网系统负荷今年第一次创新高,达到15974万千瓦,比2024年最高系统负荷(15670万千瓦,2024年7月25日)增长1.94%。迎峰度夏以来,广州、深圳、惠州、江门、珠海、茂名、河源、潮州、梅州9个地市负荷均创历史新高。
国盛证券表示,迎峰度夏拉动电力需求,叠加业绩期催化,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湘财证券指出,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下,持续看好电力资产价值重估。推荐关注三条主线:基本面稳健、长期有望受益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水电标的;成本下行情况下业绩有望改善且资产所在区域供需格局好的火电标的;绿电存量项目盈利平稳过渡推动板块估值修复,在全面入市开启背景下看好运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资源区位优质的标的。
信达证券认为,国内历经多轮电力供需矛盾紧张之后,电力板块有望迎来盈利改善和价值重估。虽然随着2022年火电装机核准潮逐步落地,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但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仍存在区域性供需缺口。在当前新能源装机持续快速增长,相关能源政策依然重点强调安全保供的态势下,煤电顶峰价值有望持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