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防蚊大战中,植物精油手环、驱蚊贴等网红产品真的靠谱吗?央视记者联合专业实验室对9款热销产品进行实测,结果7款产品驱蚊效果未达国家标准!这些宣称“12小时防护”“99.99%驱蚊率”的产品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7款网红驱蚊产品实测翻车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驱避率达到70%,才算是一款合格的驱蚊产品。为了测试这些产品是否能驱蚊,央视记者购买了9款驱蚊贴和驱蚊手环进行测试,但试验结果却显示,有7款产品都是不具备驱蚊效果的驱蚊产品。
1、BcBabycare精油串珠
宣称:相当于带上花露水,内含桉树精油,构建无蚊舒适圈
实测:驱蚊率仅32.39%(被叮咬48次/空白试验71次)

2、日本叮叮精油贴
宣称:1张贴防蚊6小时,让宝宝整个夏天都远离蚊虫困扰
实测:驱蚊率35.92%(被叮43次/空白试验67次)
3、锐舞元气精油手环(何晟铭同款)
主播宣称:蚊子看到绕道走,可以肆无忌惮露胳膊露腿
实测:驱蚊率42.86%(被叮64次/空白试验112次)
4、金鸟手环(网红达人推荐)
宣称:12小时防护,蚊子绕道走
实测:驱蚊率64.55%(被叮67次/空白试验189次)最接近达标

5、润本精油驱蚊手环
宣称:随身佩戴,乐享无叮时刻
实测:驱蚊率57.53%(被叮31次/空白试验73次)
6、吉好植物爆珠贴
宣称:贴上免蚊虫骚扰
实测:驱蚊率44.59%(被叮128次/空白试验231次)
7、日本morandico驱蚊贴
宣称:99.99%强悍驱蚊
实测:驱蚊率43.26%(被叮43次/空白试验82次)与宣传差距最大
蚊虫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何一斌指出:“驱蚊率未达70%的产品,本质上可能只是香薰用品,并不具备实际驱蚊效果。”
他进一步解释:“精油类产品主要通过气味驱蚊,但需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含有足够浓度且蚊子厌恶的成分。目前市场上很多产品虽然含有部分驱蚊成分,但浓度不足,导致实际驱蚊效果远低于国家标准。”
据了解,涂抹在皮肤上的产品需要有农药登记证,如果没有农药登记证,产品的药效、毒理、安全性都没法得到保证。检测驱蚊产品有一个专业指标——驱避率。
本次央视新闻78%的驱蚊产品不合格率实测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虽然实测达标的2款产品未公布名称,但央视记者透露其外包装明确标注了农药登记证信息。
上市公司润本股份上“黑榜”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驱蚊产品大翻车,涉及上市公司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本股份”,证券代码:603193)。
公开信息显示,润本股份成立于2006年,集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专注于驱蚊、个人护理等领域,是国内知名驱蚊及个人护理用品公司。
当然,这并非润本首次“翻车”。早在2024年7月,新京报就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天猫旗舰店中,一款售价18.8元的“润本叮叮植物精油香圈”,其产品标题明确标注为“儿童防蚊手环”。然而,这款产品的成分表显示,其含有香茅油、柠檬桉油、薄荷等植物精油。当时,该产品显示已售出超过40万单,近7天的销量更是超过了2万件。但令人意外的是,评论区中消费者晒出的产品外包装及标签上,却均未出现“防蚊”或“驱蚊”字样,而是被标注为“精油手环”或“元气手环”。
近年来,驱蚊手环、驱蚊贴等新型防蚊产品逐渐成为商家力推的热门商品,其价格也比传统防蚊产品高出不少。尽管价格不菲,但在“植物精油、负离子净化、远离蚊虫骚扰”等宣传口号的包装下,这些产品被打造成了“很炫的黑科技驱蚊神器”,深受年轻群体青睐,销量依然十分可观。
或是由于上述的部分原因,润本股份在过去几年保持了远超行业增速的业绩。
财报显示,2020年-2024年,润本股份的营收分别为4.43亿元、5.82亿元、8.56亿元、10.33亿元和13.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93%、31.46%、47.06%、20.66%和27.61%;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21亿元、1.6亿元、2.26亿元和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51%、27.38%、32.66%、41.23%和32.8%。
清扬君点评:
润本股份凭借其在驱蚊和婴童护理领域的突出表现,被誉为“驱蚊第一股”以及“婴童护理第一股”。自上市以来,其凭借独特的市场定位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一直深受资本市场的高度追捧。
润本股份在官网宣称“好物好价好国货,为消费者美好健康生活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愿景。然而,身处一个充斥着大量虚假宣传的行业环境中,企业更需时刻保持清醒,坚守诚信原则,切莫迷失自我,才能真正践行对消费者的承诺。
注1:本文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注2:本文为清扬君自媒体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或抄袭,违者必究。转载合作请联系授权。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