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近几年的大趋势,居民存款利息越来越低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会出现资产荒,就是没有好的投资理财渠道。在中国过去20年,房地产一直扮演这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未来房地产能够保持住不继续下跌就很不错了,至少在国民的观念中房地产一定不再是一个好的投资渠道,那么100多万亿的居民存款应该何去何从呢?我觉得未来一定会有很多的资本投入一些低风险的权益资产中。而未来上市公司的的股份一定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式。对于一些大型央国企,尤其是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企,比如工商银行,中国建筑等,企业倒闭的概率几乎为零,如果这些企业能够给予较高的股息率,也就是每年都能有比较多的分红,一定会不断的吸引资金买入,从而不断的推高股价。中国以低估值股票为引擎的长牛慢牛已经悄然而至。
这段时间市场上最亮的仔就是那些银行股,大部分的银行股从最低点已经上涨了80%。虽然上周五银行股下跌比较严重,结果本周五的银行股再次暴涨,再次引爆普通人投资这些高股息银行股的热情。为什么股息率5%左右的银行股以前没有引起资金的注意呢?以前的银行三年定期存款在3%左右,而国债,货币基金等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收益还会更高,也就是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大约是4%,所以,银行的高股息就没有那么凸显,只是略有优势,差距并不大,不足以吸引大量的资金买入。如果银行的三年定期降低至1%以下,可能市场上的无风险收益率大约在1.5%,这时候银行的股息率就比无风险收益率高一倍还多呢,我们暂且按照股价涨到股息率比无风险收益率高一倍来计算,也就是股息率降低到3%左右,大约就可以计算出银行股价会涨到多少。
近一两年证监会在多次会议上,鼓励长期稳定的高比例分红,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企业不分红,即使股价下跌到严重低于其真实价值,其价值也可能不会被普通民众的资金认可,因为大部分并没有计算企业合理估值的能力。但是如果企业是长期稳定分红的,那这个股息率一定会托住其股价,不会让其跌的很低。一旦股价出现快速下跌,就会吸引追求高股息的稳定收益的资金进场抄底,最终将股价快速拉回至合理估值。而这种资金的进入是长期的,最终会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这段时间银行股票持续上涨,逐渐引起了更多资本的关注,其根本原因是以前的估值太低了,当大部分人以存钱为目的的人,发现银行的存款越来越低,而买入这些大型银行的股票,不但企业分红稳定,还可能会有股价的上涨,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持续买入。这就是是为什么证监会鼓励大比例分红的原因,只有企业稳定的长期分红,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愿意长期持有这家公司来拿分红。而这些资金就肯定不是炒作资金,而是会长期持有这支股票的资金。
而那些买入上百倍的股票里的资金,本来就是奔着炒作去的,不用管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各种消息吹捧的有多美好,比如某某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某某行业未来将有成百上千倍的增长,永远都无法违背一个真理:只要股价过分高估就会最终跌回到合理价格。那些明知道现在股价已经严重高估了,还是愿意去跟随上涨的趋势买入的资金,一旦股价下跌,这些资金就大部分都会快速出逃,造成资金踩踏的泥沙俱下。这样暴涨吸引来的资金也并不是长期的投资资金,而更多的是看到股市暴涨而被吸引的炒作资金。这些炒作资金最终导致这些高估值的股票出现暴涨暴跌,从而引发整个股市的出现昙花一现的牛市,最终套牢无数散户。这样最终会在普通民众中造成一种印象:股市就是骗人的,就是一种只有炒作的市场。
而低估值的银行股的上涨,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首先是银行股等低估值的股票,分红比例比较高,逐渐吸引大批量的资金持续来买入银行股,从而推动股价稳定的上涨。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不断降低,高分红的股息率与银行存款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会吸引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持续的买入。三年以前存三年定期的储户,现在存款已经逐渐到期了,这些钱大概率不会再继续存定期了,其中有一部分会逐渐买入这些高股息的稳定分红的股票。
随着资金的不断买入,股价持续上涨,产生赚钱效应,也会逐渐吸引更多的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不断买入,就像董宝珍老师说的,这些高股息的股票会上涨到什么时候呢?随着股价不断上涨,股息率其实是不断下降的,什么时候这些股票的股息率是银行定期存款的两倍,也就是股息率应该是无风险收益率的两倍比较合理,这时候股票分红价值的吸引力就不大了。当然如果是风来了,也可能会涨的很高,股息率会变得很低,这个就是随机产生的,是不能确定的。
短期也要注意风险,我觉得银行股短期上涨的过高了,它应该要歇一歇,等等其他的高股息的股票上涨了。其实我觉得银行股的上涨目前也存在一定的炒作嫌疑,很多银行股都已经上涨了80%,其实银行的市盈率已经都达到8倍了,市净率都已经到达0.7倍了,以下是国内十大银行股的市盈率,市净率和股息率,如下表:
银行名称 市盈率PE 市净率PB 股息率% 股价(元)
工商银行 8.2 0.74 4.9 7.8
建设银行 7.69 0.78 5.2 9.8
农业银行 7.34 0.8 5.2 6.0
中国银行 8.45 0.7 4.8 5.7
交通银行 7.16 0.65 4.84 8.2
招商银行 8.0 1.1 5.7 47
邮储银行 6.7 0.7 5.1 5.6
兴业银行 5.5 0.65 6 25
浦发银行 6.3 0.65 3.6 14.6
中信银行 6.3 0.7 5.4 8.9
而现在很多其他行业优秀的价值股,估值现在比银行股还要低,或者跟银行股的估值相当。其实银行股除了股息率高,随着利率的不断降低,居民买房贷款越来越少,而且还可能会有出现大量坏账的风险,经济发展也不是特别景气,我认为整体来看其成长性并不高,而且很多银行都是庞然大物,其未来的增长的比例是很小的。银行股都可以给予较高的估值,那么其他企业的估值水平应该更高一些。所以银行股的上涨会推高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也会不断的逐渐提高其他各行各业的企业估值。
公司名称 市盈率PE 市净率PB 股息率% 股价(元)
中国建筑 4 0.52 5.0 5.9
中国铁建 5.4 0.4 4.1 8.1
中国中铁 5.8 0.45 3.3 5.68
中国交建 6.6 0.5 3.45 8.8
中国化学 8.2 0.7 2.39 7.74
这些基建领域的大型的央国企,企业破产的也是不太可能的。只要其稳定的高股息,就可以比银行存钱取得更好的收益。这些钱最终会持续推高股价,降低其收益率。这就是资本永不眠的道理,就好像下雨一样,雨水首先会流向最深的坑,当这个坑里的水逐渐多起来的时候,水就会逐渐流到其他的坑里,最终将所有的坑全部填满,投资的资本也是一样,最终都会填满所有的价值洼地。投资应该就是这样永远不追高,永远是在低位买入。
这种上涨虽然来得缓慢,但是吸引的都是追求稳定收益的长期资金,一旦在亿万国民的观念中形成稳定上涨的观念,股价就不会跌回去,并且会持续的上涨。我认为这种低估值高股息的股票的上涨是一种价值回归,必将催生中国产生一场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持续数十年的长牛慢牛。权益类资产的不断正反馈,会不断的教化亿万国民。会让亿万国民,从以前有钱就买房的观念,转变为有钱就攒股票的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必来带来中国股市的长久繁荣。
也许十年后再回首,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当下,就是普通人投资中国股市的最佳时期,这种投资观念的转变必将形成未来十年影响亿万国民的大趋势。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欢迎点赞和转发,也欢迎关注我们-朝红价值投资。作为渺小的个人投资者应该跟随经济的大趋势,顺势而为,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很多聪明的资金已经在悄无声息的买入这些高股息的资产了。本文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