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A股三大指数表现分化,沪指再创年内新高后回落,收盘上涨0.32%;深成指、创业板指双双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4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188亿元。盘面上,稳定币、游戏、银行、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固态电池、美容护理、稀土永磁、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银行股又密集历史新高
具体到盘面,周五又是银行股大放异彩的一天,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9股同日创出历史新高。
年内而言,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有15只银行股刷出过历史新高,占42只银行股的35.7%。42只银行股的涨跌幅中位数为18.7%,同期沪深300指数涨1.2%。板块最新市值15.96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13.58万亿元增加2.38万亿元。
具体而言,浦发银行是年内最能涨的银行股,涨幅为41.69%。青岛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年内也上涨超过30%。对此,有股民戏谑,“别涨了,我买还不行嘛”。还有股民将银行称之为“银伟达”“银斯达克”。
之所以银行股能够持续走强,在东海证券看来,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2023年以来,房地产、城投及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上市银行分红展现良好稳定性;二是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过程中,股息率优势仍对保险、社保基金、指数基金、红利低波、公募等中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
往后看,东海证券表示,预期稳定的利润与分红水平仍将在低利率环境中为银行行情提供显性支撑。而后续宏观政策持续加码或催生边际改善预期,有望为行情提供潜在支撑。
湘财证券持有类似观点,认为市场资金的股息策略偏好加强,银行估值有望持续提升,银行股红利投资仍将延续。建议从“高股息+区域增长”两方面配置银行股。
不过,随着银行股的大幅拉升,市场上谨慎的声音也开始出现。有投资人士表示,虽然银行股仍整体处于破净状态,且估值也不高,但现在买入银行股,“追涨”的痕迹还是很明显的。还有投资人士表示,净息差收窄、资产扩张减速、不良率尤其零售不良抬头等依然是银行业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02
龙头股疯狂4连板
周五钢铁板块也表现强势,柳钢股份、凌钢股份双双涨停,其中柳钢股份更是录得4连板行情。盛德鑫泰、首钢股份、本钢板材也涨幅靠前。钢铁行业指数已6连阳,累计涨幅为7.09%。
钢铁板块的走强,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与高层再提“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有关。而上一次供给侧改革,钢铁板块就是“受益方”。
时间回到2015年底,当时高层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简称“三去一降一补”,随后供给侧改革的大幕正式拉开。据界面新闻报道,这一次供给侧改革启动后,螺纹钢期货从843元/吨狂飙至3147元/吨,暴涨273%。宝钢股份股价飙升300%。
此外,据证券时报报道,市场传出钢铁主产区唐山将于7月4日—15日实施减排限产措施的消息。据Mysteel烧结矿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唐山市12家钢铁企业(产能占比60%),烧结矿日产27万吨,产能利用率83%;若按照计划执行限产政策后,产能利用率或将下降至70%,烧结矿日产或将减少3万吨。
光大证券表示,2025年1-5月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316.9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2025年1-6月钢铁行业综合毛利润为281元/吨,同比+52.45%。如若后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行业毛利有望迎来进一步修复。
而信达证券认为,钢铁行业在地产政策支持、基建投资稳中有增背景下,需求端边际改善,叠加供给端趋紧,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03
上行仍有一定难度?
整个市场而言,巨丰投顾表示,在基本面、流动性这两大关键因素都未形成明确有力支撑的情况下,市场想要全线上行仍有一定难度,未来大概率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短期可“轻指数重个股”,重点留意轮动低吸的机会。
中银证券则判断,下半年A股估值端仍有望维持较强的支撑作用,伴随着弱美元周期的开启,A股在全球“去美元化+估值洼地”共振下迎来资金面改善与结构性重估行情。年内A股或仍延续箱体震荡格局,节奏上可结合情绪指数进行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