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16:48:45 东方财富iPhone版 发布于 上海
转发
发表于 2025-07-03 10:00:00 发布于 福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ETF这个曾经的小众投资工具,正在逐步走进更多普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视野。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市场已有1209只ETF产品,覆盖权益、债券、大宗商品、货币、跨境等多个大类,合计管理规模已超过4.3万亿元。

产品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丰富,这是好事。但选项一多,难免让人“挑花了眼”。尤其是一些指数名字非常相近,甚至同一个指数就有好几只ETF产品,名字还大差不差,真要下手的时候,经常会犯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果没有长期研究经验,要清楚地区分这些ETF之间的差异,并不容易。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ETF的命名体系、品牌识别与产品矩阵建设,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紧迫。

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基金管理人如果无法通过清晰统一的命名、产品风格和系统组合来构建自身ETF品牌,很容易被埋没在一大堆“长得差不多”的产品里。

可以说,ETF已经从早期的“单点突破”,走向了今天的“体系建设”。


01 ETF发展的第一阶段:单点突破

回顾ETF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早期的市场格局非常清晰——一个指数,一家基金公司,一个明星产品

当时的产品还不多,赛道也不拥挤。谁先抢下主要指数的名额,谁就能获得早期的规模红利。

比如提起沪深300,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华泰柏瑞的沪深300ETF(510300)。它是国内首只沪深300ETF,而且产品代码含有契合指数内涵的“300”,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得益于此,该产品发展成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权益类ETF产品。无论是持有人数量、成交活跃度还是长期管理表现,都较好代表了ETF发展的“第一梯队”。

再比如红利低波ETF,也是很多红利投资者的“ETF启蒙产品”。它所跟踪的红利低波指数,凭借较高的股息率与稳定性,逐渐被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而红利低波ETF(512890)也依托这个简洁直接的名称,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红利低波类策略ETF之一,目前基金规模也来到了192亿。

那时候的市场,说白了,还是一个“谁先发、谁吃肉”的时代

产品少,选择少,投资者没得挑;

指数归属明确,竞争者也没几个,关键字检索时契合度极高;

管理人只要把一只产品打磨好,就能积累下稳定的持有人基础。

于是,各家公司都在努力寻找细分领域的“空白指数”,希望通过单品突破,在ETF市场站稳脚跟。

有的专攻核心宽基,比如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科创50等;有的偏好策略特色,比如红利、低波、成长、价值等;还有的发力行业主题,如医药、消费、科技、新能源等等。

这是ETF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单点突破、抢占心智。


02 ETF发展的第二阶段:品牌化

随着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ETF市场很快进入了“过剩”阶段——同一个指数出现多只ETF,同一个主题有多个管理人竞相发力,投资者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选哪个”的烦恼。

从“买得到”变成了“买得对”,这是ETF行业迈向成熟的重要信号。

这一阶段,简单靠“低费率”或“抢发先机”已经不够,基金公司开始意识到,必须通过统一的命名体系、稳定的风格呈现和可持续的用户体验,构建自己的ETF品牌。

这一点,受长期的数据更新需求的影响,61的感受很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主流ETF管理人逐步统一命名结构——“指数简称 + ETF + 管理人名称”。

比如,近日华泰柏瑞发布公告,其跟踪发行的中证A500ETF基金,正式改名为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正式采用上述命名规范。

目前,A500ETF华泰柏瑞规模已突破200亿,成为同类最大规模产品。该产品采用低费率模式(0.15%+0.05%),并采用季度评估分红机制,强化持有者体验。

对比过去“某某ETF”、“某某指数ETF”、“某某ETF基金”等命名方式,现在的名字更清晰、简洁、可识别

这种命名标准化,看似只是形式上的优化,实则是ETF品牌建设的基础。

因为ETF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它是一个需要长期持有、长期认知、长期信任的资产载体。如果产品名字本身就让投资者犯迷糊,那还谈什么组合配置、长期陪伴?

从沪深300ETF(510300)这个早期爆款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占据指数简称的产品,天然具备认知优势。但这种机会随着市场成熟已经越来越稀缺,后来者唯有通过品牌建设来实现弯道超车。

品牌化,不只是个“壳”,更是基金公司管理能力、产品稳定性和用户信任的综合体现。尤其在核心宽基ETF中,这种品牌认知的重要性更尤为关键,因为宽基ETF是大部分投资者的“起手式”。

比如你已经买了华泰柏瑞的沪深300ETF,并获得了良好的持有体验,那么未来想配置红利或其他产品时,就可能会优先考虑同系列产品。这种“信任迁移”,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

所以,ETF行业的第二阶段,就是从单点产品的竞争,转向品牌体系的建设。

这好比电影的导演、游戏的制作人。一个知名的导演、优秀的制作人,本身就是后续产品最大的卖点。这也会反过来推动品牌化、系列化产品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03 ETF的第三阶段:系列化与矩阵化

当ETF进入品牌化阶段后,基于便捷性、费用等一系列因素,我们会开始更关注:“能不能在这个品牌下,配齐想要的组合?”

于是,ETF行业进一步走向系列化与矩阵化的融合建设——不仅要围绕一个核心指数展开产品系列,还要让多个系列之间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长期配置体系。

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是:协同、结构、矩阵化

1、所谓系列化:就是围绕某一指数或某一因子,开发出有衔接、有层次、有策略分工的一组ETF产品。

比如以红利ETF为核心的“红利策略”阵营,华泰柏瑞从早前的红利ETF(510880)到红利低波ETF(512890),再到港股通红利ETF(513530)、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等,形成多因子、多市场、多维度的产品体系,匹配红利投资的多元需求。

再比如以沪深300ETF为核心的“宽基指数”阵营,从核心的沪深300ETF到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再到中证500ETF华泰柏瑞、中证1000ETF华泰柏瑞、创业板50ETF华泰柏瑞等,形成品牌化宽基ETF系列产品。

2、所谓矩阵化:是为了满足不同投资目标、不同风险偏好,提供一整套完备的产品供给,帮助投资者更系统地构建自己的大类资产组合。

矩阵化,意味着ETF产品不仅要覆盖多个维度,还要在风格、风险、收益等属性上形成互补。

而从运营的角度看,矩阵化也意味着管理人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产品管理,做好客户服务,以更长的周期、更全的视角,服务好投资者。

比如:红利低波ETF(512890) + A500ETF华泰柏瑞(563360) + 纳斯达克100ETF(513110),便是一个宽基为主、攻守平衡、分布广泛、简洁明了的入门组合。


04 结语

对管理人来说,ETF已经不再是“单品生意”,而是建立品牌、形成共识、最终形成长期陪伴体系的入口。

而对我们来说,ETF也不再只是“买哪只”,而是“搭建什么组合”、“采用哪个体系”,最终形成符合自身风险偏好、收益预期的投资组合。

品牌化,让我们更容易识别并信任产品;

系列化,让产品更系统,组合更清晰;

矩阵化,让配置更稳健、风格更多元。

从产品到体系,从单品到矩阵,这是ETF正在经历的深层变革。而这场变化,才刚刚开始。

而真正属于长期投资者的ETF时代,也许现在,才算刚刚启程。


05 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06 “61”指数基金估值表(0375期)

===============

本期估值表内,红利类指数股息率变化较大,估值温度有所抬升。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推荐、转发支持。

$沪深300ETF(SH510300)$ $中证A500ETF基金(SH563360)$ $红利低波ETF(SH512890)$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