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4 02:00:49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苏
转发
发表于 2025-07-03 21:01:40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周楠

  近40家上市公司、20余名责任人批量被查,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监管继续“严”字当头。

  监管重拳落在了谁身上?Wind统计显示,前6个月,阳煤化工(600691.SH)、清水源(300437.SZ)等多家A股公司,以及华扬联众(603825.SH)实际控制人苏同、*ST天喻(300205.SZ)实控人之一闫春雨等多名责任人,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立案主因是信披违规,同时涉及年报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等。

  这些被立案的公司里,逾10家是ST公司,涉及*ST东通(300379.SZ)、ST英飞拓(002528.SZ)等。同时,部分公司遭遇两次立案,5月初,恒立退(000622.SZ)因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被查,时隔不到一个月,该公司又被指年报等信披文件财务数据涉嫌虚假披露。

  一些公司即便已退市,也难逃监管处罚。去年8月终止上市的*ST洪涛,年内就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此外,从基本面来看,年内被立案的公司,多家连年亏损、诉讼缠身。

  “对于被频繁立案的公司,应关注在其最近一次立案中,是否存在新增违法事实。同时,随着退市力度不断加大,退市后被立案调查的公司不在少数,并由此引发投资者索赔。”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告诉第一财经。

  公司及实控人、高管双双被立案情况突出

  从被立案原因来看,信披违规是“重灾区”。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发现,上述年内被立案公司中,超八成都存在这一情况。

  仅从近期来看,6月下旬至今被立案的公司中,嘉澳环保(603822.SH)、锦盛新材(300849.SZ)均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其余立案公司中,*ST东通、恒立退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ST新潮(600777.SH)、*ST金泰(300225.SZ)未在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洪田股份(603800.SH)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

  部分公司在披露立案消息时,同步披露了前次被罚情况。

  嘉澳环保6月下旬称,公司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同时提到,前期,浙江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子公司存在在建工程未按规定转固定资产的情况,导致公司相关年度报告披露不准确。

  与之类似,多家公司在被立案之际,吃了地方证监局罚单。

  思科瑞年初被立案,事发信披违规。当月,公司被四川证监局责令改正,3名相关责任人被出具警示函,事由是公司2022年年报多计营收996.04万元、多计利润总额753.33万元。

  从立案主体来看,年内,上市公司及实控人、高管双双被立案的情况较为突出。

  存在上述情形的有,ST尔雅(600107.SH)及实控人兼董事长郑继平、ST天圣(002872.SZ)及实控人刘群、华扬联众及实控人苏同。

  年初,华扬联众披露,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对公司及苏同立案。早在2022年年底,苏同及公司副总经理杨宁因涉嫌操纵市场被立案,一年后两人共计被罚款900万元,并分别被禁入证券市场10年。

  还有部分公司近年多次被立案。

  嘉澳环保在近期被立案之前,2020年底就曾因信披违规被查,后被查明多份财报存在虚假记载,包括在2019年年报中虚增营收1.79亿元、虚减净利润超百万元。最终,该公司及3名高管被合计罚款300万元。

  *ST京蓝也多次被查。该公司5月底因信披违规被立案,2023年11月,公司就曾因同一原因遭遇监管处罚。彼时,证监会调查认定,该公司2021年、2022年年报未按规定披露商誉减值信息等。

部分年内被立案的A股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资料来源:Wind)

  多家被立案公司连年亏损

  从基本面来看,多家年内被立案的公司存在连年亏损、诉讼缠身等情况。

  嘉澳环保近三年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4795.14万元、1399.72万元和3.68亿元,累计亏损超4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也逐年走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超过80%。

  华扬联众亦亏损累累。年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6.27亿、6.47亿和5.28亿元,累计亏损超18亿元。

  美晨科技诉讼缠身。公司6月下旬披露,除已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诉讼、仲裁事项6项,涉案金额约993.69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9.72%。

  许峰提示称,对于多次遭立案的公司,若这类公司存在新增违法事实,一定程度也体现出监管从严的态势。

  对于已退市或存在退市风险的公司,许峰表示,现阶段,退市后被立案调查并处罚的公司不在少数,同时,不少公司被立案或处罚,由此引发投资者索赔。

  “当前,退市力度不断加大,投资者应高度关注有退市风险的股票,若参与该类型股票的交易,应充分考虑后果,评估风险承受能力。”他说。

  对于投资者索赔,许峰说,相关工作正持续推进,但实践上也存在一些难点。

  “例如,部分投资者索赔案件胜诉后,因为被告陷入经营困境,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针对退市公司的索赔,经常面临这一问题。”他说。

  对此,他建议,监管应进一步加强对退市公司的管理,以督促退市公司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

  “退市公司依然是公众公司,影响到大量投资者的利益,对于这些公司退市后的违法行为,应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许峰认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