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4 16:45:20 股吧网页版
恢复制裁在即,欧洲伊朗如何“充分利用”最后几天?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王宏彬、陈霄、沙达提)伊朗外长阿拉格齐23日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英国、法国和德国三国外长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试图在9月27日联合国恢复对伊制裁的期限前进行“最后冲刺”。知情人士说,当天会谈没有取得突破,但相关方同意继续谈。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他将于24日在纽约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见面,以期达成协议。

  “外交仍有机会”

  为施压伊朗与美国恢复核谈判,英国、法国和德国8月28日以伊朗未能履行伊核协议为由,通知安理会,依据第2231号决议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如果安理会未能在30天内就延长对伊制裁豁免期限通过决议,相关制裁将恢复。9月27日是最后期限,外界寄望伊朗和相关方能在最后几天内谈出结果。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告诉媒体记者:“外交仍有机会。最后期限马上就到,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需要在伊朗方面看到一些切实行动。”

  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相关方在23日的会谈中就继续外交努力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提议”,同意继续磋商。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会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谈判艰难,认为相关方在最后关头达成协议的可能性“非常小”。尽管如此,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法国外交官披露,欧洲领导人还是希望“充分利用”剩余时间。

395661039305748481.jpg

9月23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李睿摄

  法国总统马克龙23日说,他将于24日会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马克龙表示,只有伊朗核计划“重新得到完全控制”,中东才能实现和平。

  国际原子能机构已派出核查人员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22日还在纽约会见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埃及斡旋下,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本月早些时候签署协议,为恢复双方之前中断的合作做准备。不过,由于英国、法国和德国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对伊制裁,伊朗又宣布暂停合作。

  格罗西23日说:“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只剩下几天、几小时,看看(会谈)会不会达成成果……我们的核查人员正在去伊朗的路上,有可能这周他们就能开始工作,这取决于伊朗的政治意愿。”

  格罗西称,他本人与伊朗、欧洲和美国方面正就解决伊核问题进行密集沟通。

395661045358129152.jpg

9月15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9届大会上致辞。新华社记者贺灿铃摄

  据路透社报道,英法德三国先前向伊朗提出,可以将制裁豁免再延长六个月,但前提是伊朗恢复与美国的谈判、重新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以及回应西方对其浓缩铀库存的关切。

  伊朗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的核设施6月22日遭美军空袭,伊朗议会同月25日批准法案,暂停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该法案禁止国际原子能机构观察员进入伊朗境内进行核查,除非能够保障伊朗核设施安全以及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且需要得到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

  哈梅内伊重申不愿与美国谈判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3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伊朗没有核武器”,在当前形势下,与美国谈判无益于伊朗国家利益。

  哈梅内伊说,“我们没有核武器,而且决定不制造或使用核武器”,伊朗的浓缩铀纯度可以达到60%,并不追求西方所谓制造核武器所需的90%高纯度浓缩铀。

395661060231131136.jpg

这张6月26日的视频截图显示的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伊以停火后首次发表电视讲话。新华社/美联

  他说,以色列和美国今年6月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不会阻碍伊朗铀浓缩活动,缘由是伊朗已经掌握这一技术,有数十名甚至数百名铀浓缩专家。“伊朗没有屈服于压力,将来也不会。”

  哈梅内伊说,当前形势下,与美国谈判“反而可能造成重大、有时是不可挽回的损失”。美方先前在谈判中提出过分的要求,并自行宣布希望谈判能够导致伊朗停止核活动和铀浓缩活动,实际上是预设谈判结果。这不是谈判,而是“强加于人的命令”。

  美国和伊朗自今年4月以来举行五轮由斡旋方阿曼居中传话的间接谈判,双方在铀浓缩等核心议题上分歧巨大。第六轮谈判原定于6月15日举行,因以色列突袭伊朗而取消。以伊12天冲突期间,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作为回击,伊朗用导弹打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