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持续走低,寿险业务利差损压力提升,健康险业务近年成为险企重点布局业务,也推动该赛道科技公司进入走向资本市场的窗口期。
保险AI科技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哇科技”)近期向香港联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暖哇科技成立于2018年,主要锚定健康险市场科技输出。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收入计,暖哇科技是中国健康险行业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头部AI科技公司。目前,众安在线是暖哇科技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1.65%),也是第一大客户。在此前的多轮融资中,红杉资本、龙湖资本、KTB也位列其中。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健康险、车险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领域,AI技术已切实展现出平抑赔付率波动、提升经营效率的能力。作为纯技术服务商,需要关注是否能持续构建差异化数据护城河与场景化解决方案,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局面。
深耕健康险
与依赖渠道佣金的保险科技企业不同,暖哇科技定位于技术服务商,商业模式主要通过AI系统嵌入承保与理赔流程。核心收入来自介入承保与后端理赔流程,以技术服务费为主要收入。其定价模式主要以成果为基础,客户通常基于促成缴纳的保费及降低的赔付率向公司付费。
从管理团队看,卢旻任目前任暖哇科技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其和众安在线同持股31.65%。卢旻任曾担任上海保险交易所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保险科技事业部总经理、跨国保险软件提供商易保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保网络”)业务营运副总裁。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蔡建卫,同样有在易保网络任职经历。此外,董事会另有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截至2025年6月底,暖哇科技累计促成首年保费107亿元,完成2.04亿例承保与理赔审核,服务超过90家保险公司,其中包括排名前十险企中的八家。其AI模型被用于风险定价、反欺诈识别与理赔效率提升,根据财报显示,暖哇科技的AI模型帮助保险公司累计识别约120万高风险投保人,将赔付率降低10个至23个百分点。
官网显示,今年7月,暖哇科技推出了贯穿核保、理赔、调查的全流程智能风控产品“天鉴”,专门针对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新型健康险产品,帮助合作方实现平均减损水平约25%。
此外,根据财报,截至2024年年末,暖哇科技与7家主要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14种带病人群保险产品,覆盖21种适应症和9种创新疗法。
大股东也是大客户
2022年至2024年,暖哇科技的收入从3.45亿元增至9.4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5.5%;同期毛利由1.99亿元增至4.7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尚未实现可持续盈利。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23亿元、2.4亿元、1.55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9987.7万元。
不过,从经调整净利润口径看,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分别为185万元、575万元及249万元。
分业务来看,2022年至2024年,AI承保解决方案收入分别为2.16亿元、4.62亿元、7.32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3.21亿元;同期AI理赔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为1.29亿元、1.92亿元、2.11亿元和1.10亿元。
研发上,公司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暖哇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6807万元、6930万元、9399万元、3398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19.8%、10.6%、10.0%、7.9%。
值得一提的是,暖哇科技客户集中度偏高,尽管来自大股东众安在线的收入占比已从2022年的78.7%降至今年上半年的45.2%。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18亿元、5.43亿元、7.46亿元及3.18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92.3%、82.9%、78.9%及73.6%。
对此,暖哇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预期与众安在线的战略业务关系不会发生任何不利变化。未来计划通过深化与其他领先保险公司的合作来扩大业务和市场规模,并提供创新的健康险产品及增值健康管理产品服务。上述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巩固该公司市场地位,扩大客户群,并减少对众安在线的依赖。
招股书显示,2024年暖哇科技收入留存率达134%,意味着现有客户在当年贡献的收入同比增长34%,反映了其服务的黏性。
保险+AI赛道竞争日益激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口径计算,中国健康险AI科技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231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人民币6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1%。尽管增长如此迅猛,于2024年,中国健康险AI解决方案的渗透率仍维持在11.9%的相对较低的水平,预计此渗透率将于2029年攀升至15.6%。
根据财报,截至2025年6月30日,暖哇科技已累计执行2.04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并服务超过410万名保险公司的承保及理赔客户。其AI承保解决方案累计促成了人民币107亿元的首年保费。
在中关村长策研究院健康养老研究中心主任龙格看来,AI通过多源数据(如医疗记录、可穿戴设备)和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更精准的个体风险评估和动态定价,提升产品差异化能力,覆盖传统难以服务的群体(如带病体)。同时,AI通过预防性健康管理(如用药提醒)降低出险率,优化长期赔付成本,并通过自动化核保流程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可以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
“当前保险+AI领域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不仅有传统保险公司纷纷加大科技投入,还有众多科技公司跨界进入保险领域,试图通过技术创新颠覆传统保险模式。”“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他认为,保险科技需要持续探索生成式AI在精算定价、同时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保护,平衡创新和风险。
针对业务差异化方向等问题,记者致函暖哇科技,公司表示缄默期暂不便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