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现场摄影李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国新办9月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关心教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他介绍,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到了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有序实施优质高校本科生招生扩容计划,使更多学生进入高水平大学。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考生实施重点高校专项招生计划,累计录取123.5万人,促进了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公平。
此外,发布会还从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等方面,介绍了教育民生保障。
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小眼镜”“小胖墩”等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强力推动这些举措。
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实施 “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这个关键阶段,抓住电子产品使用这个关键因素。“现在电子产品使用偏多,包括手机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抓好学校采光照明这个关键条件,细化学校日常管理。” 王嘉毅说。
近几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近期地方仍然出现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警示我们专项整治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抓紧不放、持续用力,特别是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 王嘉毅说。
教育部实施 “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了,学校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了,部门协作机制也进一步完善了。” 王嘉毅说。
加力推进县中振兴
怀进鹏在今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曾表示,国家将大力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怀进鹏介绍,今年8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印发。国家将在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一是扩充资源,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不断提升农村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
二是提高质量,优化课程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研指导,强化数字赋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助力县中加快提升办学水平。
三是加强保障。中央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中建设,引导地方探索“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省市两级对县中的支持力度,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保障,不断完善县中发展保障机制。
四是优化生态。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要保证学生运动和休息的时间,身心健康、健康第一的理念,要在县中改革中深化落实,下大气力整治超时学习、违规补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五是促进融通。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加强职普融通。在县中振兴行动计划中要加强综合高中建设,职业中学是教育发展和未来改革中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推动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多样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适合的教育,给他们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人生出彩的机会。
特殊教育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为了让残疾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圆读书梦”,教育部坚持特教特办,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一人一案、精准施策,解决残疾儿童上学问题。
截至2024年底,全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介绍,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也比一般学校要高,今年提升到7000元。
“最近,我到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去调研,比如天津,保障很好,教师们都觉得收入不错。再比如北京海淀,有老师从普通学校主动自愿要求调到这类学校。同时,我们成立了全国首个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把孤独症儿童纳入到特殊教育中来。” 王嘉毅说。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学生资助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十四五”期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全学段覆盖、全流程保障、全方位育人”的资助体系,托举起千万学子的求学梦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统计,从2021年到2024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6.3亿人次,年资助学生约1.5亿人次;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1.2万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482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70%,是学生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年均投入金额较“十三五”期间增长了32%。
王嘉毅介绍,目前,我们国家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一直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怀进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