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 近年来,依托“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优势,位于青岛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已成为当地联通内外的重要开放枢纽,激发出经贸合作的蓬勃活力。这背后,国网胶州市供电公司以可靠的电力供应、优质的电力服务、创新的数智成果,为示范区打造上合文化集中展示区、资源要素交汇区、重要活动承载区持续提供“硬核”电力支撑。
着眼上合示范区长远发展,国网胶州市供电公司践行“电等发展”理念,坚持超前谋划,持续推进电网升级。220千伏尚德变电站、110千伏如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投运,重要场所“多路电源、多重备用”的供电保障格局日渐完善。上合示范区电网承载力、可靠性持续提升,叠加“三快三好”零距离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示范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供电公司一周内完成备案,提前1个月送电,给我们帮了大忙!”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部长徐兆雷深有体会。
在京东“亚洲一号”青岛智慧物流园,150台AGV机器人在稳定电力支撑下高效运转,拣货效率大大提升。“用电有保障、可靠性高,是我们敢接全球订单的底气。”物流园设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坚强的电力网架支撑着上合示范区实现海陆空“立体式”快速发展。海向,与青岛港高效衔接,42条海运航线纵横全球;陆向,中欧班列轰鸣不息,通达上合组织23个国家、54个城市;空向,依托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这座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重大会展和经贸活动是上合示范区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经贸交流的重要窗口。今夏,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与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同期举办。双重盛会召开,用电负荷集中,加上正逢迎峰度夏用电高峰,会议供电可靠性面临“大考”。
面对严峻的保电挑战,国网胶州市供电公司以“科技赋能”打造智慧保电新模式。例如,利用无人机巢对线路进行立体巡视,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倍,巡视时间大幅缩短;运用“5G通信+光纤通信”纵联差动保护技术,将故障处置时间从“分钟级”压降至“秒级”,确保博览展区电力供应“零闪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电力保障的过硬实力。
据介绍,上合示范区不仅是经贸洽谈的舞台,更是文明融合互鉴的纽带。国网胶州市供电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如探索“绿电+储能”新模式,利用75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将上合园区供电所打造成为“零碳智电”供电所;为示范区企业发展分布式光伏等提供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用能、节约用能费用的“双赢”,推动绿色发展成为上合示范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