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3 00:26:00 股吧网页版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亚洲央行或将掀起新一轮降息潮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后歆桐

  美联储上周再度降息25个基点,预计年内还会再降息两次。

  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为亚洲各国央行在关税压力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放松政策提供了空间,降息周期甚至可能长于美联储。

  亚洲央行或将掀起新一轮降息潮

  韩国央行在5月将政策利率降至近三年低点,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在8月也将利率降至两年低点。印度央行在6月更一次性大幅降息50个基点。尽管如此,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亚洲经济学家刘培谦称,这些经济体国内通胀和美国关税导致的出口影响仍将持续。而美联储上周的降息举措缩小了美国和亚洲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距,缓解了货币担忧,并为一些亚洲经济体,特别是那些面临更大国内逆风的经济体,提供了更多降息空间。“此前,一些亚洲区央行已先发制人早于美联储降息,试图削弱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接下来,整个地区的整体政策立场可能会变得更加宽松。”他称。

  澳大利亚联储主席布洛克(Michele Bullock)今日(22日)表示,澳大利亚联储将对经济前景可能发生变化的风险保持警惕,最近的降息预计将支持澳大利亚家庭和企业的支出,但另一方面,全球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王(Betty Wang)也表示,包括韩国央行和印度央行在内的几家亚洲央行可能会在第四季度继续降息。事实证明,今年稍早对降息导致亚洲经济体货币对快速贬值的担忧被夸大了。相反,美元走软为亚洲央行在今年年底进一步放松政策,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担忧创造了额外的空间。

  法巴银行资产管理的亚太区高级市场策略师罗(Chi Lo)补充称,亚洲大部分经济体的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这也为亚洲央行进一步掀起降息潮提供了空间。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依赖出口的经济体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韩国和新加坡仅仅达到勉强避免技术性衰退的程度。而受益于国内需求而非出口推动,印度在过去两个季度实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同时,印度8月通胀率10个月来首次升至2.07%,仅略高于印度储备银行2%至6%目标区间的下限。

  基于此,刘培谦表示,伴随外部需求疲软和美国关税上调持续,印度仍可能在通胀和增长之间,优先考虑国内增长,并进一步放宽政策。并且,印度有足够的空间进一步放松政策,以缓冲增长逆风。

  事实上,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亚洲的降息周期将长于美联储。罗表示,美联储仍处于经济增长放缓和对美国通胀加剧的双重担忧和拉扯之间,这将其限制在“短期降息周期”。而亚洲的经济基本面,包括有弹性的增长数据和低通胀,表明该地区可能会出现更长的降息周期,尤其是在美元呈疲软趋势的情况下。

  日本央行年内料将再加息

  在其他央行都处于降息周期之际,日本央行正在努力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上周五,日本央行连续第五次维持利率不变,但因为日本通胀率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日本央行观察人士预计,日本央行将在明年1月前上调基准利率。隔夜指数掉期显示,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在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约为58%。

  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宣布辞职,增加了日本央行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但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尽管国内政治动荡,但随着经济状况的发展符合预期,日本央行官员仍认为能够在今年年底前再次加息。

  市场分歧主要集中在日本央行会否在10月下次会议就再度加息。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央行官员仍在评估美国关税对国内外经济的影响。自7月底上次利率会议以来,美日谈判结果将汽车关税降至15%。日本央行官员也在密切关注美国经济,包括在美国近期就业数据疲软后,美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一个关键问题是日本企业利润能否维持,以及雇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持工资增长势头。美国的关税已给日本企业带来压力,4~6月期间日本企业的税前利润已下降了11.5%。而如果美国经济体放缓幅度超过日本央行目前预期,日本企业利润将面临进一步压力,抑制工资增长前景,打破工资-通胀良性循环。

  法国兴业银行首席日本经济学家金健崎(Jin Kenzaki)认为:“随着潜在通胀率稳步上升,预计日本央行10月就将再度加息至0.75%。”法巴银行和巴克莱银行则以政治不确定性为由,预计日本央行将推迟加息时点,晚于10月。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