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博基金李长风:
中国硬科技正成为全球资产配置“必需品”
◎记者王彭
如今,中国硬科技资产正成为国际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硬科技资产的战略意义已远远超出传统资产配置的范畴,成为全球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长风表示,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路径具有鲜明特色。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其提供了独特的规模优势,成为技术迭代和创新应用的重要试验场。从家电、移动设备到新能源车领域,众多行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了快速崛起。同时,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驱动因素。
“此外,中国工程师展现出的创新能力和专注投入,已成为推动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以DeepSeek为例,该公司凭借算法创新,在相对有限的算力基础上实现了与国际领先水平媲美的大模型能力,展现了中国科技团队的创新效率和敬业精神。”李长风称。
李长风认为,科技创新是驱动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真正可持续的投资回报,最终来自技术创新带来的生产率提升和企业盈利增长。
在硬科技众多细分领域中,李长风尤为看好半导体设备、特色工艺和先进封装等方向。他表示,这些领域的优质企业不仅成功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技术优势,还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凭借差异化技术优势和成本效益,通过了国际顶级客户的认证,并逐步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李长风看来,这类企业“内外兼修”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基础和试错空间,使企业能够持续投入研发、优化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服务国际客户,企业不仅提升了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还增强了抵御单一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形成了更可持续的业务模式。这种成长逻辑与不少全球优质科技公司类似,即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构建深厚的护城河。
李长风认为,当前中国硬科技企业同时具备工程师红利、政策支持和内需市场等优势,但在核心技术积累和全球生态构建方面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他建议,投资者应避免盲目追逐热点,更多聚焦于那些真正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
展望未来,李长风期待中国科技产业逐步转向“创新驱动盈利”的良性发展模式。只有当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超额回报,才能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中国科技股行情行稳致远的关键。
“把创新优势转化为盈利能力,并已证明其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不仅将受益于国内政策红利和市场优势,更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创新的实力与潜力。未来5到10年,中国硬科技板块有望诞生一批世界级的巨头公司,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的长期回报。”李长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