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1 23:18:30 股吧网页版
姚期智:“AI+量子”将极大拓展人类计算能力边界
来源:上观新闻

  100岁的量子与75岁的人工智能,正联手开启量子智能新时代。

  9月21日,在以“AI量子:量子智能”为主题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表示,推动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机融合发展,将把计算能力推向人类认知的一个极限,量子智能激发的潜能将呈指数级增长。但他同时提醒,量子人工智能刚处于起步阶段,效果显现还有待于量子计算机的进步。

AI赋能量子计算,将是未来重要方向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摩尔定律逐渐逼近极限,经典算力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而具有指数级并行处理能力的量子计算,显现出突破现有算力瓶颈的巨大潜力。

  不过,量子计算本身也面临“量子纠错”的困境——目前,操控1个量子比特进行计算,或许需要10个比特来纠错。姚期智说,去年11月,谷歌发布的AlphaQubit是一个为量子纠错而设计的AI解码器,它是一个神经网络,采集数千个由量子模拟得到的样本,经机器学习训练而成,直接支撑了谷歌“垂柳”量子计算芯片的诞生。

  同时,量子计算的发展给现有密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应对密码学所面临的量子挑战,美国早在2016年就发起“后量子密码”设计。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敲,LWE(Learning with Error)在后量子密码标准的遴选中脱颖而出——而它其实源于机器学习中的一个问题。”姚期智认为,解决“LWE能否被算法攻破”这个问题,将是量子算法、机器学习和密码学三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AI赋能量子计算,未来将是一个重要方向。”他认为,有了AI加盟,将大幅提升量子计算机的比特数和准确率,也会推动量子计算与AI同步前进。

产业发展要沿途下蛋,但不能急于求成

  “替代电子产业的下一代产业,必将是量子产业。”姚期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虽然量子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但并非要等到量子计算机面世后,产业才能落地。

  “未来,很多产业都会从量子科技中产生,比如量子导航、量子雷达等,量子计算也可加入这个行列。”姚期智认为,一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做任何事都直奔产业而去;另一方面量子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可“沿途下蛋”,利用新技术推动现有产业的升级。

  “几乎没有一个诺奖级成果,一开始就是为了做成一个产业的。”姚期智以量子计算为例说,其发展得益于近几十年来大量物理学领域的原始创新,虽然它们在诞生之初,看起来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他说,能够对人类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发现,一开始总是由一些绝顶聪明的人,因为好奇心而在一片未知的空间中,艰难探索出一些从未有过的可能性。“比如量子人工智能,虽已有一些理论基础,但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探索。”

不需要每个孩子都当科学家

  在姚期智看来,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应用领域已处于世界第一方阵,未来产业也绝对不会落后,“这是‘从1到100’的创新,但在源头创新上,我们的人才还不足。”

  能够从事源头创新的人才,往往贵精不贵多。“中国要成为创新强国,就要选出那些适合从事原始创新的人才。”他说,“从0到1”的探索过程在旁人看来无比艰辛而枯燥,只有真心喜欢的人才会乐在其中,“我们并不需要让每个孩子都当科学家,不同的人可以分开培养”。

  2004年,姚期智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全职加盟清华大学,就是希望为国家培养更多顶尖人才。回国次年,姚期智就创办了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即“姚班”。20年过去,他很高兴看到,一批批顶尖人才在成长,“曾经,这被看成是一种奢望,但我们正在实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