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宁9月19日电(记者何丰伦)记者从文莱首相府兼财政主管部长刘光明处独家获悉,文莱—广西经贸走廊注册登记的广西华航铝业(文莱)公司,获得文莱签批的首张进口再生铝许可证,文莱国家投资基金已经明确将向华航铝业注资整个项目总投资30%,占企业30%股份。
此前,我国从东盟国家从全球进口再生有色金属主要渠道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港口码头,一些地方处于“灰清关”状态。北部湾港务集团在文莱—广西经济走廊推动的华航铝业文莱项目,取得文莱签批的首张再生铝进出口许可证,为港口码头提供了稳定的再生铝进口渠道。
华航铝业文莱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计划投入1000万文币(折合人民币5600万元),预计实现年产20万吨再生铝产品。项目二期计划投入2000万文币(1.2),预计实现增加年产10万吨铝锭、铝棒。三期计划投入2亿文币(折合人民币12亿元),预计实现年产50万吨铝深加工产业园,产品将销售至海外与中国市场,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文莱方面明确通过文莱财政经济部管辖的机构基金(SDC)为这一项目注入总投资的30%。
北部湾港务集团透露:文莱项目实现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双循环”目标,企业向海外市场采购大量再生铝,在文莱加工达到进口标准后,通过海运的方式运输至广西钦州港码头,再陆运进入来宾市,在来宾市工业园区完成再生铝深加工。产品直接进入上汽通用五菱、玉柴集团、广西汽车集团、安徽中鼎集团、上海汇众等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深加工,这些企业均在东盟国家设有生产基地。
2023年11月在广西来宾市迁江工业园区成立的华航铝业,经过短短2年时间的快速推进,如今已经实现自主研发再生铝合金强度提升20%、减重35%,年产能10万吨、其中30%出口海外。独创技术实现95%再生铝保级利用,相较于电解铝碳排放减少95%,每吨再生铝减少碳排放相当于拯救16棵树。2025年上半年产值已突破20亿元。
随着关键矿产资源在国家竞争中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各地港口正在加速推动再生有色金属海外来源的渠道拓展。9月11日,宁波海关已经创新了再生铜通关模式,是大力扶持宁波港在全球铜领域的港口运输能力。业内人士建议参照这一模式,以广西具有全球优势的铝加工为突破口,推动南宁海关加快对来自文莱再生铝差异化监管创新力度,助力广西成长为面向东盟、辐射全球再生铝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