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查医保基金管理问题线索时,我们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办案模式,有效节省了时间、提升了效率……”日前,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纪委监委召开的典型案件复盘交流会上,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卫生健康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王小鹏分享的办案经验,为现场人员提供了全新工作思路。而这样的资源整合、联动办案模式,正是筠连县纪委监委为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提升监督质效所开展的重要探索之一。
据悉,为提升基层监督效能,筠连县纪委监委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贯通县、乡、村三级监督体系,创新构建“委领导+室统筹+组融合+地协作”工作机制,纵向强化上下联动、横向促进协同配合,在更大范围、更高效能上整合运用县级监督力量,推动基层监督融合叠加、一体发力,释放更大治理效能。
“县里的监督工作仅靠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有限人力,难以精准开展工作。”筠连县纪委常务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王南元指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必须着力补齐派驻机构、乡镇纪委的办案能力短板。
的确,从基层实际情况来看,乡镇纪委监督范围看似不大,但往往牵扯人、财、物等多重关系,且直接关联群众切身利益,对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和实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基层监督力量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均等问题。
正是为破解力量薄弱难题,补齐办案能力短板,筠连县纪委监委在深化“室组地”联动基础上,结合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实际,制定《筠连县纪检监察片区协作实施方案》,通过探索建立系统化的片区协作运行机制,实现“片区参照工作定、人员跟着工作走”,有力推动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我们坚持将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和深入整治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结合起来,持续压实‘两个责任’,推动齐抓共管,在健全监督体系上积极探索作为,以严密监督体系完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效能。”筠连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洪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