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机难求”的华强北机器人租赁市场,正经历一场剧烈的价格回调。9月17日,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机器人日租金已从年初的最高2万元骤降至最低3800元,跌幅超80%,曾经火爆的租赁盛况不复存在。

图:华强北曼哈商业广场二楼的全球机器人选品中心。周良成/摄
曼哈商业广场一商铺老板表示,其人形机器人租金从1.5万/天,跌至目前5000元/天,而机器狗的价格跌至300元/天。赛格电子市场一商铺老板表示,其人形机器人租金从2万元/天,跌至3800元/天,且包括运输费、技术人员的差旅费、服务费。

图:机器狗的租赁价格跌至300元/天。周良成/摄
今年年初,在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的带动下,机器人租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商业演出、马拉松开幕式、企业年会、婚庆场合等需求激增,一度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在深圳,日租金被推高至2万。
然而,高光时刻转瞬即逝。随着头部厂商产能提升和市场参与者激增,供需关系迅速逆转。华强北一商户老板跟记者抱怨:“现在做这行的人太多,太卷了。在网上,有的网店人形机器人租赁报价只2000元一天,不过我估计那是长租,且不需要技术人员提供配套服务的价格,因为这个价格根本就赚不到钱。”

图:华强北鹏城低空公司的展示大厅。周良成/摄
如今,人形机器人租金大幅下滑的同时,售价也同步“跳水”。有商户告诉记者,人形机器人年初售价为21万元一台,部分投资者甚至加价15万元抢购设备。如今,一台二手人形机器人的售价已降至8万元左右。“今年2月我开始做人形机器人租赁,当时全深圳只有20台人形机器人,我有2台。当时一台机器人购买成本就要21万元,当时厂家产能有限,有钱都买不到,因为租金高,我一个月就能回本。现在厂家产能已经跟上来了,买新机器人也不用排队了。”
在赛格电子市场五楼的机器人区域,记者看到,跟4月份相比,不少机器人商铺都转型做AI眼镜等其他电子产品了。面对市场变化,从业者正多途径开拓新发展空间。部分技术团队开始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和功能升级,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一些企业转向“机器人+内容+运营”的全套服务模式;还有从业者切换赛道,转向情绪疗愈类毛绒机器人等更易商业化的产品。一位仍在坚守机器人租赁的老板告诉记者:“机器人租赁市场是有限的,当新鲜劲过去后,市场会被快速消耗。我今后打算卖一些小的快消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相关的芯片或算力处理器。”
尽管短期面临挑战,但行业长期前景依然被看好。据恒州诚思预测,到2031年,全球智能机器人租赁收入规模预计将达到171.2亿元,2025–2031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约6.1%。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调整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未来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拓展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