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9月17日消息,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进一步集聚金融资源,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两高四着力”。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年底,全省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更加精准有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万亿元,信用债发行3000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绿色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未来3—5年,实现金融要素配置与“两高四着力”有机融合,金融“五篇大文章”提质增效,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升,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发展,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金融风险大幅收敛,现代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高效、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金融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实施方案》提出,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探索“股贷债保”联动机制,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推动“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提质扩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破冰、信用贷扩面行动,力争202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组织金融机构与中原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对接。实施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行动,强化重点培育和常态化发债辅导,力争发行更多“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探索建立“科技金融联盟”“科技保险共保体”,建设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
打造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丰富河南省金融业态和金融产业链。深化与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合作,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和对接走访活动,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推动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力争2025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投放50亿元。做优做精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大力推动“基金入豫”,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促进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集聚发展。持续推进“险资入豫”,深入开展“保险资管河南行”活动。深入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创新综合金融服务,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强化城市更新、交通物流、现代水网和重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和融资对接。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丰富区域特色期货品种,发展“保险+期货”,延伸期货产业链。
加快推进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数字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卫星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支持高标准组建省级征信公司,市场化运营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加快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应用,推动公共信用数据开发利用,为提升民营经济、科技等领域金融资源可得性提供支撑。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对科技型企业、绿色低碳项目等快速识别、筛选对接、风险评估能力。
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加快推进河南农商银行统一法人改革,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支农支小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商行吸收合并附属村镇银行。深入开展全省农信社和城商行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工作。持续做好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落实专项债资金、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收购闲置存量土地和存量商品房等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优供给。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常态化推动“白名单”项目融资,稳定房地产市场。
加大利用资本市场绿色融资力度。加强政策宣讲培训,推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等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积极探索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加大培育辅导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挂牌、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绿色发展,强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培育壮大绿色发展基金,加快推动河南省绿色发展基金二期投资落地。推动更多绿色主题私募基金落地河南省,引导私募机构投资绿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