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年荣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国餐饮国际美食十大品牌”等奖项,比格比萨凭借其清晰的战略定位、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深厚的顾客情感链接,在中国餐饮行业稳健走过了23个年头,展现出优秀的品牌实力与市场认可度。
体系化运营与规模效应并重
目前,比格比萨在全国20多个省份60多个城市开设近300家餐厅。结构性重塑阶段背景下,比格比萨的商业模式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仅4.3%,品牌扩张趋于理性,竞争重点从规模转向精细化运营与单店模型优化。比格比萨凭借其完善的体系化运营模式,正在积极把握这一市场机遇。
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介绍,其背后是一套完整的“四大体系”支撑——总部管理、门店运营、研发培训与供应链协同。总部作为“大脑”,制定发展战略与品牌方向;门店专注服务与业绩达成;研发与培训中心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保障产品竞争力;供应链体系则通过集中采购和严格品控,实现成本优化与品质保障。
这种系统化的运营模式,使比格比萨在快速扩张中仍能保持高标准的食品安全与服务体验,也成为其能够从区域品牌迅速成长为全国性连锁企业的关键。
同时,其核心的自助模式天然具备的“高性价比”属性,精准击中了当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的痛点,而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品牌人格化策略,则有效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消费者代际传承与产品创新
自2002年创立以来,比格比萨成功完成了消费者的代际传承。
赵志强说:“比格创立之初,核心客群是当时的‘80后’大学生与‘90后’中学生;如今,我们的餐桌已迎来‘00后’、甚至‘10后’消费者。更可贵的是,第一批顾客已为人父母,带着孩子走进比格,完成了品牌客群的‘接力’。”
面对新一代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感、情绪价值”的强烈需求,比格与时俱进,从产品到运营全面调整策略。在研发上深度倾听年轻顾客声音,从社交媒体获取灵感。
例如,不少消费者在抖音留言呼吁推出火鸡面口味,品牌迅速响应,研发出火鸡面意大利面,上市后收获热烈市场反馈。
在用餐体验上创新推出DIY 模式,设立自助展台。赵志强表示:“让顾客亲手制作酸奶、华夫饼、汉堡等,满足年轻人‘我的美食我做主’的参与感与分享欲。”这种强调互动与创造的场景,不仅提升了顾客用餐乐趣,更助推品牌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相关话题在抖音的播放量已突破1亿次。
同时,比格比萨“7+2+1”的产品体系落地,以“70% 西餐、20% 中餐、10% 地域特色菜品”的结构,既坚守比萨主业的核心特色,又通过本地化元素打破西餐与中餐的边界,如郑州门店的胡辣汤、内蒙古门店的奶茶,精准贴合中国消费者味蕾。
数智赋能餐饮发展
随着连锁规模持续扩大,比格比萨积极引入数字化工具与 AI 技术,为运营管理“提效增智”。赵志强表示:“数字化对我们实现供应链优化与精细化成本控制提供了强大助力——每一家门店的食材消耗、销售额、损耗率等核心数据均实现实时监控与动态分析。”
在消费者洞察与服务优化层面,比格与美团合作,引入AI技术精准分析消费趋势与顾客偏好,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动态调整。赵志强介绍,目前,比格比萨已实现从顾客端到管理端的多环节数字化覆盖:线上团购、会员管理、供应链调度等流程高效运转;AI技术还逐步应用于销量预测、智能排班、口味推荐等场景,帮助品牌更敏捷地响应市场变化,减少决策失误。
构建有温度的情感连接
比格比萨格外重视与顾客的情感连接,其企业文化中明确强调“为客感动,创造美好生活”。
通过“品牌人格化”战略,让品牌从“冷冰冰的餐饮符号”变为“有温度的美食伙伴”。不仅打造了亲切的 IP 形象“牛牛”,更让创始人赵志强成为品牌的亲切代言人。他经常通过抖音等平台与消费者直接互动,亲自走进门店倾听顾客建议、考察门店服务。这种“亲民老板”的形象打破了品牌与用户的沟通壁垒,形成“品牌有粉丝、创始人有粉丝”的双重粉丝效应,基于人格信任的消费关系让用户粘性更强。
比格比萨还在全国多地开展线下活动,营造轻松快乐的用餐氛围。门店数据显示,在儿童节等节点,通过主题餐厅、趣味互动等内容,已创下单日营业额超1000万元,单日接待儿童近8万,单日单店营业额突破10万元的优秀数据。
千店布局,步履不停
2025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为餐饮行业发展注入强劲政策动能。该政策在餐饮企业数字化升级、自助餐模式合规化、地方特色餐饮培育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红利正助力比格比萨高质量发展。
赵志强表示,比格比萨能够持续在市场中保持领先,不仅依靠清晰的战略布局、持续的产品创新和数字化的高效运营,更根植于企业始终秉持的“认真、专注、坚持”的核心理念。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比格通过打造“互动餐厅,快乐厨房”的用餐体验,持续丰富披萨自助的内涵,为消费者带来新的用餐体验。在行业存量竞争时代,比格依然朝着千家门店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