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16日讯(记者黄心怡)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获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拟在A股IPO,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这是继国盾量子、国仪量子后,第三家拟IPO的合肥量子科技企业。《科创板日报》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本源量子拟登陆科创板。
此前,国盾量子,登陆科创板成为“量子科技第一股”,也是目前唯一的量子科技上市公司。
9月27日,国仪量子上市辅导备案获安徽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此次开启IPO辅导的本源量子团队,其技术起源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聚焦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建设,是中国首家将量子计算正式推向商用领域的企业。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量子计算云平台、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等。
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为本源量子首席科技顾问、联合创始人。郭光灿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开创者和奠基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和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
郭国平为本源量子首席科学家、创始人。郭国平是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及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股权结构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郭国平直接持有本源量子21.08%的股份,并通过合肥亿斯特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博睿精思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聚高圣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聚智兴本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超过30%的表决权,为本源量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此前,本源量子已经完成了多轮融资。
2021年1月,公司完成A轮融资,由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领投,融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2022年7月,公司完成B轮融资,由深创投下设红土基金领投,融资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吸引了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银投等多家知名机构。
近期,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598.15万元,受让本源量子 0.2323% 股份。据此交易计算,本源量子估值约为68.8亿元人民币。
根据交易披露,本源量子2024年实现营收9938.49万元,净亏损3419.82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本源量子实现营收2858.44万元,净亏损1787.40万元。
目前,本源量子的量子计算云服务全球访问量已超3000万,已完成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的69万个量子计算任务,在我国多地实现商业化部署。
今年5月,本源量子推出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支持500+量子比特,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量产奠定产业化基础。
此外,本源量子已与国内500多家单位进行100多项量子计算应用合作,覆盖国防、金融、医药、电力、通信、航空等多个领域。
出海方面,今年7月,由本源量子自主研发的本源SL400稀释制冷机获得国际大额订单。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计算外,还广泛应用于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
今年3月,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到访本源量子,见证本源量子与麒麟亚洲控股有限公司(简称“ChinaLink ESG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旨在打通中西量子技术协作通道,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本源量子输出中国自主量子计算软硬件技术,支撑西班牙建设“三算融合”算力中心及经典量子混合算力云服务平台;同时联合开展抗量子密码技术研发及场景应用,为量子时代信息安全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