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6 06:15:50 股吧网页版
中企承建伊拉克千所示范学校—— “孩子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来源:人民日报

  迎着初升的朝阳,在伊拉克卡尔巴拉省首府卡尔巴拉市的街巷中一路穿行,记者来到阿尔穆塔·阿里卡特国际学校。学生们盛装相迎,脸上洋溢着快乐。“欢迎来到这所美丽的学校!”三年级学生阿萨尔走上前,用英语向记者问好。

  这所中国企业承建的新学校,是伊拉克1000所示范学校之一。1000所示范学校项目已惠及50多万伊拉克中小学生,是该国重大民生工程,是中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项目。中国电建承建了其中分布在伊拉克10个省份的679所示范学校。这些示范学校设计现代、功能完备、环境优良,被伊拉克民众亲切地称为“中国学校”。

  “我很开心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

  “这是一所公立国际学制学校,有200多名师生,是这一带设施最好的学校!”阿尔穆塔·阿里卡特国际学校校长拉巴布·麦亚尔骄傲地介绍,每当看到学生们放学了还不肯走,希望在学校里多留一会儿,她就倍感欣慰。

  教室窗明几净,学生们读书声琅琅,教师哈尔拉·穆西迪正在给四年级学生上英语课。哈尔拉表示,搬到新校址后,原先想转走的优秀学生都留了下来,大家学习劲头更足,成绩提高了不少。“我很开心能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我爱我的学校。”11岁的海德尔高兴地走过来告诉记者。她的同学苏凯娜表示,等她长大了,也要在这所学校当老师。

  卡尔巴拉省共有44所示范学校。“以前孩子们连玩耍的操场都没有,示范学校功能齐全、设计美观。”教师布斯拉·胡德尔曾在一所老旧学校任教,由于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学生只能一天分三个班次轮流上课。示范学校不仅为学生正常上课提供了保障,还为激发学生兴趣配备了多个功能性教室。

  美术室里,学生们认真作画,描绘对未来的期待;机房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操作计算机、浏览互联网;图书室内,彩绘读本受到欢迎……四年级学生穆罕默德拿起自己制作的玩偶说:“图书室也是我们的手工教室。这个是阿里,这个叫哈桑,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伊拉克内阁秘书处驻卡尔巴拉省示范学校项目部负责人艾哈迈德·阿里表示,示范学校项目在伊拉克是首创,配有实验室、图书馆、网络设施及多功能体育场等,融合现代化设计与可持续理念。“从一片空白到拔地而起,中国建设者展现出的责任担当和过硬本领令人敬佩。”阿里表示,“我们建设了新一代的教学设施,也在打造伊拉克下一代的美好未来。”

  下课铃声响起,一天的课程结束了。学生们背上书包,嬉闹着离开教室。金色的阳光下,校园内回荡着欢乐的笑声。

  “将来去中国读书,看更广阔的世界”

  从卡尔巴拉市向南驱车行驶约2小时,跨越静静流淌的幼发拉底河,就到达位于卡迪西亚省首府迪瓦尼耶市的阿尔·图拉女子学校。

  阿尔·图拉女子学校是当地首批通过竣工验收并移交的示范学校之一。学校教学楼为楔形文字造型,橙白相间的外墙格外醒目。校长玛亚达·卡迪姆说,学校建筑设计契合两河流域的文化特征,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她的外孙女就在这所学校上一年级,“上学第一天,我就告诉她要爱惜学校设施,因为这所‘中国学校’要用20年甚至50年。”

  示范学校项目工程师阿玛尔·塔赫尔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作为家长,我深知良好的学习条件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每当看到在伊拉克还有很多孩子不得不在简易板房内上课,让‘中国学校’早日投用的动力就更足。”阿玛尔说,示范学校项目涉及众多部门,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示范学校建成伊拉克学校的样板,缓解学生上课难题”。

  “你们觉得这一目标实现了吗?”听到这个问题,阿玛尔露出微笑。他说,老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从她们的一张张笑脸上,你不难得出答案。”

  校园里,学生们争相挤到记者近前。10岁的艾玛说,她最喜欢课间和同学们到宽敞的走廊里玩耍;11岁的哈迪尔说,她最爱上英语课;四年级的法蒂玛说,她希望多了解中国,将来到中国留学……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孩子们有了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英语老师扎哈拉·阿伊萨说。学生家长莫阿梅尔表示,自去年搬到新学校上学以来,明显感觉女儿自信多了,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分享校园里发生的新鲜事。“与临时板房构成的学校相比,示范学校的教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我真心希望她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好好学习,将来去中国读书,看更广阔的世界。”

  伊拉克内阁秘书处驻卡迪西亚省示范学校项目部负责人马尔万·哈桑,在教学基建领域已有20年工作经历。他表示,卡迪西亚省共有61所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推进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卡迪西亚是一个农业省,人口高度分散,示范学校布点疏远,能按时建成全部61所示范学校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就。“我要感谢中国企业的建设质量和速度。”他说。

  卡迪西亚省教育部门负责人艾哈迈德·贾里哈维表示:“示范学校不仅是伊拉克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伊中两国友谊与合作的又一见证。”

  “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友谊的种子”

  济加尔省位于卡迪西亚省以南,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在这里交汇,孕育出历史悠久的两河文明。

  在济加尔省首府纳西里耶市的法拉赫学校,一场别开生面的中伊文化交流活动正在举行。“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和西亚的‘丝绸之路’。这条路把中国与古巴比伦,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连接了起来……”中国电建工作人员娓娓道来。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在互动问答环节纷纷举手,分享对中国的了解:“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我希望去爬长城”……

  法拉赫学校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多家伊拉克媒体采访。纳西里耶新闻网记者穆尔塔达全程跟拍。在他看来,1000所示范学校项目为伊拉克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伊拉克最大报纸《晨报》编辑穆罕默德·瓦哈卜表示:“感谢友好之邦中国,在伊拉克建设了高质量学校,为伊拉克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图书室里,摆放着介绍中伊两国情况的阿拉伯语绘本。图书室负责人穆罕纳德·阿尔里扎说:“伊拉克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希望这些绘本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友谊的种子。”

  法拉赫是一所福利小学,现有失怙学生近百人。学校校长哈姆扎·萨阿德说,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在法拉赫学校,教育对塑造孩子们未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感谢中国建设者,示范学校是伊中友好合作的典范!”

  法拉赫学校是中国电建承建的示范学校项目中首所完工移交的学校。去年1月,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出席学校移交仪式。“法拉赫学校项目的移交是伊中合作的一座里程碑。”苏达尼指出,伊拉克政府将继续改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济加尔省是中国电建承建示范学校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项目经理梁洪岗介绍,项目团队不仅保障了工程进度,还为当地培养了近50名专业工程师和千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本土人才已能独立完成各项施工作业。

  中国电建中东北非区域总部总经理彭刚表示,中国电建致力于推动中伊互利合作,为双方搭建起一座座友谊之桥、民心之桥,将同各方一道继续努力,为伊拉克经济社会重建贡献力量,为中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