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实习生李宜馨姜语锌广州报道
“行业和社会要完善对人才的界定范畴。原来大家的标准,似乎只有教授、博士等才可以被称为人才。但很多时候,一位本科生甚至大专生能解决企业核心‘卡脖子’的技术问题,那就是极端稀缺人才。”9月15日上午,在广东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第七场专题会议上,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表示。
从企业角度看,高层次人才一定是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工艺问题的人,且问题解决后对企业发展贡献很大。“但目前的问题是,按照现有的统一标准,很难把这些人都挖出来。”袁玉宇说。
此次专题会议上,袁玉宇建议,广东可以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领军企业开展省级人才计划自主评审、自主认定,赋予企业更大人才自主评价权。推广直接认定、自主评审、社会力量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提高企业人才担任评委比例。
“我们可以选定一批科技型‘链主’企业,推行‘企业认定,政府认账’的人才评价工作机制。给这些企业一定的人才认定名额,由企业把握标准。因为只有企业经过市场竞争验证后,才能评出适合产业的高端人才。”袁玉宇表示。
迈入下半年,广东“揽才”力度再次加码。金秋招聘季来临,广东再次向全国优秀人才发出诚挚邀约。根据“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部署,广东将从9月中下旬到年底,赴省外开展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向全国青年人才发出“广东邀请”。
在袁玉宇看来,人才不能和创新主体割裂,没有创新平台,人才就不会有发挥价值的空间。“广东要真正留住人才,就需要让他们的价值得到实现和成果产出。所以这就要求科研平台,不仅是高校、科研院所,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大力吸引人才。”
袁玉宇认为,广东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要加强现有科技人才团队的配套,帮扶中小企业引入人才,加大中小型创新企业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的育留扶持力度,吸引高端人才在广东中小企业发展中集聚。推进跨体制人才流动融合,打破人才流动的“玻璃门”,推动人才的双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