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在这场一年一度的盛会里,金融服务专题展以 “数智驱动开放共赢” 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线下参展,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通州、石景山、顺义等区也同步在此设立了金融展区。
9月12日,北京顺义金融展区举办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推介会,并诚挚邀请各类金融机构加入顺义区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携手将“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模式做深做实做细,共同为顺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据介绍,该联盟以区内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为核心纽带,联动与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深度合作的区内银行机构,创新构建“信息共享、业务共拓、风险共防”协同机制。通过“基金股权投资撬动、银行债权融资跟进”双轮驱动模式,为区内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金融服务。
推介会活动现场人气十足,30余家驻区金融机构齐聚,近百名机构代表共赴盛会。其中,顺义国资公司对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业务开展和产业投资的“顺义模式”进行了详细讲解,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等机构围绕自身服务优势与创新产品进行重点推介,充分展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姿态,为现场交流注入满满活力。
交通银行北京顺义支行行长王柘介绍,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将依托“股贷债租托”综合化服务,结合顺义区“5+4”产业发展规划,在提高融资供给、创新产品服务、赋能科技金融、深化产融结合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悉,顺义区 “5+4” 产业发展规划,即加速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这五大高端制造业,同时充分发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天竺综保区、中德产业园等平台优势,推动以航空服务、商务会展、产业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四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高精尖产业集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顺义区发改委副主任史洪佳表示,顺义区将持续完善投贷联盟服务体系,逐步吸纳更多优质金融机构加入,不断提升区域投资环境硬实力,丰富投贷支持策略与服务场景,以更高效的产融协同模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打造新时代产融合作的“顺义样板”。
“一站式”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
顺义区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打破了传统股权与债权融资“各自为战”的壁垒,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搭台、银行联动,将分散的金融资源整合为“一站式”服务体系,避免企业“多头对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该联盟将从“看报表”转向“看生态”,从“单点评估”转向“全局洞察”,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该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顺义区将持续完善投贷联盟服务体系,逐步吸引更多优质金融机构入驻,不断提升区域投资环境硬实力,丰富投贷支持策略与服务场景,以更高效的产融协同模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顺义区投贷联动合作联盟的成立依托于该区完备的产业体系、扎实的金融基础、优越的政策环境。近年来,顺义区秉持金融产业与产业金融“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构建首都产业金融中心。2024年,顺义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21.6亿元,同比增长8%,稳居全市第二梯队;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6年的40.6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近百亿元,经济动能持续释放。
在金融业态布局上,顺义区已集聚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华夏基金、安联资管、贝宝支付等优质金融机构超500家,涵盖持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及大型产业基金,构建起覆盖广泛、层次多元的金融生态。资本市场“顺义板块”同样亮眼,区内134家上市挂牌企业累计直接融资近2400亿元,中国国航、顺鑫农业、理想汽车等龙头企业更是凭借资本市场力量加速成长。
与此同时,产业基金已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全区200余只基金,总管理规模近4万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高精尖领域。普惠金融成效显著,全区小微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为近4000户企业提供超200亿元贷款支持,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营造一流金融营商环境,顺义区还于本届服贸会期间重磅发布了《关于促进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从金融机构发展支持、企业成长支持、产融合作支持三个方面,发挥政策磁石效应,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支持举措包括:鼓励新注册金融机构发展,最高给予开办费用资金支持5000万元;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最高给予资金支持1000万元;助力独角兽、隐形冠军、国家和北京市专精特新等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单个企业年度内累计贴息最高给予资金支持50万元,等等。
“发展金融产业、做强产业金融”
作为北京产业大区,顺义区正聚焦“高端制造挑大梁”目标,加速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航空航天、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装备、医药健康五大高端制造业,推动以“航空服务、商务会展、产业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四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要素和高精尖产业不断集聚,首都创新发展“前沿阵地”优势不断凸显。
同时,作为北京自贸区中面积最大的组团,顺义区充分发挥中德产业园等平台及产业优势,近年来成功落地汇丰保险经纪等“两区”金融项目超60个,吸引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大型产业基金、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各业态扎根区内。
顺义区也正在积极促进金融与五大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产融协同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联合设立产业基金、集聚金融资源,支持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航空航天领域,汇聚近100家融资租赁企业及SPV公司,飞机租赁资产规模超150亿元;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智能装备领域,鼓励银行推出“科技贷”“专利贷”,推动产业升级;医药健康领域,设立口腔产业基金,联合北大口腔,推动“医、产、研、金”融合,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
顺义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顺义区将紧扣首都产业金融中心发展定位,进一步探索构建以“发展金融产业、做强产业金融”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聚焦金融业自身能级跃升,通过做大金融业总量、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金融资源加速集聚,构建金融良性生态;另一方面,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依托临空与产业集聚政策优势,打造具有首都功能特色的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提高金融资源对“5+4”主导产业的匹配效率,实现“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