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大事
1、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等10个地区展开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据了解,此次开展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既涉及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还涉及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
2、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9%,预估为2.9%,前值为2.7%;环比增长0.4%,预期增长0.3%,前值0.2%。美国短期利率期货在CPI数据公布后上涨,交易员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更加坚定,认为到2025年底美联储至少会降息两次。
3、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发布五年来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成就,并针对市场高度关注的行业非理性竞争、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5G新基建进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话题作出回应。
4、苹果举办秋季新品发布会,先后发布了AirPods Pro、三款Apple Watch以及全新的iPhone 17系列。本次最贵版本的iPhone 17 Pro Max售价17999元,为iPhone历代以来最高价格。
5、2025年8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上月末增加6万盎司。目前,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资产表现回顾
本周,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全球权益资产上涨。上证指数上涨1.52%,再创本轮反弹新高,中证1000上涨2.45%;恒生指数上涨3.82%,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31%。
本周,资金面先紧后松,资金利率阶段性脱离“低位低波”状态。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25BP,上证城投债ETF微跌0.1%,10Y美债收益率下行0.61BP。
美股本周再创历史性,道琼斯指数上涨0.95%,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03%,德国DAX指数上涨0.43%;黄金上涨1.58%,续创历史新高,原油上涨2.11%,比特币涨超4%。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比特币价格截至周六
资产配置建议
中金公司:判断本轮行情是否结束的关键在于底层逻辑是否动摇,底层逻辑若未改变,即使回调也是买入机会。当前全球货币秩序重构仍处早期、中国创新动能与产业链优势持续加强、A股与港股估值仍显折价,综合来看中国资产重估仍有空间。
国泰海通:行情不会止步于此,未来股指还会有新高。2025年以来,我们看多中国的逻辑是一贯的:第一,中国转型进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下降。第二,无风险利率下沉,长期资本和居民入市进入历史性转折与时代趋势。第三,资本市场改革,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和风险认识系统性改观,打开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空间。市场也不必过虑阶段性调整。
申万宏源:债券在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后,目前风险已经得到了明显释放。从基本面环境、贷债比价关系以及“股债跷跷板”钝化等角度来看,市场对于债券可以更加乐观一些。近期DR001的移动均值整体仍围绕政策利率运行,表明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依然是货币当局当下的政策目标。考虑到年内政策利率仍存在10bps降息空间,我们认为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中信证券:债券在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后,目前风险已经得到了明显释放。从基本面环境、贷债比价关系以及“股债跷跷板”钝化等角度来看,市场对于债券可以更加乐观一些。近期DR001的移动均值整体仍围绕政策利率运行,表明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依然是货币当局当下的政策目标。考虑到年内政策利率仍存在10bps降息空间,我们认为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