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3 23:45:50 股吧网页版
重磅!惠州拟全面放宽落户限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我市参保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可申请落户

  取消市辖区与市辖县差别化落户条件

  取消年龄在45周岁以下、

  需与引进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市辖区

  需参保3至6个月的限制……

  我市拟出台新政

  优化合法稳定居住就业、

  引进人才等入户条件

  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更好地促进惠州市人口和经济高质量发展,9月12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征求《惠州市户口迁入登记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落户新政拟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

w640

  公告指出,根据惠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区常住人口为267万人,属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市。新政将重点调整优化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引进人才等入户条件,新增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毕业5年内“先入户后就业”政策与中央省属驻惠单位干部职工、部队文职人员录聘用入户政策,系统整合政策内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调整“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条件

  取消市辖区与市辖县差别化落户条件,将惠城中心区居住满3年且就业参保满3年、其他市辖区居住满2年且就业参保满2年的限制条件。

  统一调整为:持有我市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或无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但申请时在我市参保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可申请落户,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

w640

  二、调整优化“引进人才入户”情形

  取消市辖区与市辖县差别化落户条件,取消年龄在45周岁以下、需与引进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市辖区需参保3至6个月的限制。

  统一调整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初级及以上职称,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以及国家、省、市政策文件规定准予引进的人才,经迁入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可申请入户。

  对非惠州户籍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毕业5年内“先入户后就业”,无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可直接申请入户。

  三、系统整合其他政策入户事项

  保留亲属(非本市户籍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投靠,入学、毕业、转(退)学办理户口登记,录聘用、调动,回国定居入户和其他政策性安置入户渠道;依民政部门工作职能调整合并收养救助相关入户事项;完善户口迁回原籍或在本市恢复户口情形;增加中央省属驻惠单位干部职工、部队文职人员录聘用入户政策

  基于已全面放开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条件,不再单设投资入户和购买商品房落户政策条款,用稳定居住就业入户政策涵盖,同时也取消了成年未婚子女投靠父母迁入条款。

w640

  以下是《征求意见稿》原文:

  惠州市户口迁入登记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助力我市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符合本规定相关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第三条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入户

  持有我市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或无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但申请时在我市参保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惠州,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

  有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户口登记在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无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户口登记在工作单位集体户或参保地属地居委会(社区)集体户。

  第四条引进人才入户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迁入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准,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

  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2.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

  3.具备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人员。

  国家、省和市政策文件规定引进的人才,按其规定执行。

  第五条大中专学生入学、毕业、转(退)学入户

  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工学校学生入学、毕业、转(退)学按以下情形办理户口迁入:

  1.本市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工学校招收的非本市户籍的学生,入学时可自愿申请将户口迁入就读学校集体户。

  2.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工学校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毕业5年内且在我市已申报居住登记的,按照“先入户后就业”原则,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3.因到市外就读普通全日制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及技工学校迁出户口的原本市户籍学生,毕业、退学(转学)、休学(辍学)后,可申请将户口迁回原籍。

  第六条招录、聘用及调动入户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

  1.经我市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正式调入或公开招聘录用到我市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及国有企业员工;

  2.中央和省属驻惠机关及办事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按权限正式调动或招录到我市驻地工作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及国有企业员工;

  3.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招录到我市工作的部队文职人员。

  第七条亲属投靠入户

  在本市有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户籍人员,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非本市户籍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第八条收养救助入户

  本市户籍收养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并取得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核发的《收养登记证》,可申请将被收养人户口迁入我市收养人名下。

  儿童福利机构接收弃婴(弃童)和法律规定应当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且尚未落户的其他儿童,由儿童福利机构向该机构集体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申报登记户口。

  滞留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受助人员,由救助管理机构报请所属民政部门在公办福利机构(安置场所)进行安置,并由福利机构(安置场所)向该机构集体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申报登记户口。

  第九条回原籍入户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具有本市户籍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回原籍或在本市恢复户口:

  1.军人退役回本市;

  2.历史遗留的劳改释放或解除劳教、刑满释放等人员回本市;

  3.因出国(境)外注销户口,且未在国(境)外入籍、定居的人员回本市;

  4.持户口迁移证件或遗失户口迁移证件在迁入地未入户而回本市;

  5.原失踪被注销户口后又重新出现的人员,或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后重新出现的;

  6.因弄虚作假非法落户后,被公安机关查处并被迁入地公安机关注销户口,回原户口迁出地恢复户口。

  第十条政策性安置入户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1.符合安置规定并安置在本市的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军官、离退休干部和退役士兵(士官)等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随迁落户。

  2.驻惠部队军官(文职干部、士官)的家属,符合部队有关随军条件规定,经部队批准,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3.按照国家、省和市有关政策规定在本市安置的其他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我市。

  第十一条国(境)外人员定居入户

  经批准来我市定居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省居民、华侨以及恢复中国国籍的外籍华人、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可申请在我市登记户口。

  第十二条设立单位集体户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所在地公安机关核准,可以设立单位集体户:

  1.本市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部队、学校、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及居委会(社区);

  2.本市注册企业(含民营企业)有自有合法产权宿舍,入户人数应达10人及以上且有专人负责管理集体户口的。

  第十三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审核、办理入户手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做好人才引进、收养救助、退役军人安置受理等相关工作,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相关类型人员落户工作。

  第十四条符合本规定迁入户口的人员,提供的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经查实存在隐瞒、欺骗作出虚假承诺的,或者使用伪造、编造的虚假申请材料等情形的,其申请不予办理;已办理入户的,予以注销,责令申请人回原户籍迁出地恢复户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审核及办理户口迁入我市过程中,除发改部门核准收取的证件工本费外,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于以办理户口名义违规收取费用或从事其他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法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五条本规定涉及的户口迁入地址按以下原则办理:本市有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户口迁移至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没有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的,按以下顺序登记入户地址:①申请人父母名下房产(经房屋产权人同意)或人才公共集体户(仅限人才入户),②工作单位集体户(无集体户的,迁入工作单位属地居委会(社区)集体户),③实际居住地属地居委会(社区)集体户。本规定已明确落户地的除外。

  第十六条本规定涉及的“自有合法产权住宅房屋”是指本市内登记在申请人本人、配偶、子女名下,不动产权证书能证明合法来源的,且房产用途栏记载为“住宅”的房屋。

  本规定涉及的“住宅房屋”是指依照民用住宅建筑标准合法建造且已编制标准地址的居住类房屋,不含人防使用区域,地下室,人物混居场所,车房(车库)或改装成住宅的车房(车库),仓库,商(店)铺及夹层,改造成旅馆或酒店的公寓,移动居所、茅棚、危房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符合日常居住情形的建筑物或物体。

  本规定涉及的“标准地址”是指行政区域、街路巷、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自然村、建筑物及单元房屋等地址元素标准化的表述,必须符合导向清晰且唯一的原则,格式一般遵循“行政区域+街路巷(含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自然村等)+建筑物+单元房屋”的结构化规则。

  本规定涉及的“原籍”是指对市外而言,本市为原籍。

  本规定涉及的“参保”是指申请人参加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申请人应按法律规定购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并出具参保证明或缴费证明。

  本规定涉及的“连续居住半年以上”是指申请人持有我市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含电子居住证),或在我市办理居住登记且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受理单位通过系统核实)。

  本规定涉及的“实际居住地”是指申请人申请时在我市公安机关申报有效居住登记信息或持我市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含电子居住证)上登记的居住地址。

  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市公安局负责解释。以往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未明确的户口迁入登记事项,参照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依据本规定分别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或指引。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惠州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2016〕169号)、《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的通知》(惠府办〔2017〕44号)、《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稳定居住入户事项的通知》(惠府办〔2024〕20号)同时废止。

  《惠州市户口迁入登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2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