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12日讯,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
蓝佛安:“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蓝佛安: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蓝佛安介绍,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蓝佛安:财政部门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研判,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蓝佛安: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
蓝佛安表示,“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加快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在存量上做减法。继续落实好一揽子化债举措,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靠前使用化债额度,多措并举化解存量隐性债务。
第二,在管理上做加法。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确保用得好、还得起、可持续。强化专项债“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隐性债、法定债“双轨”合并管理,建立统一的长效监管制度。依法加大债务信息公开力度,提升管理透明度。
第三,在效益上做乘法。科学安排债券规模、结构,合理把握发行时机、节奏,保障重大项目、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提升债券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发挥政府债券的带动放大效应。
第四,在风险上做除法。强化风险监测预警,从事后“救火补漏”扩展到事前“防患于未然”。健全专项债券偿债备付金管理机制,防范兑付风险。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举债终身问责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蓝佛安:“十四五”时期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今年,国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可以说,不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民生保障。
蓝佛安:过去4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支持扩大内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畅通经济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过去4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蓝佛安:“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五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近50万亿元,最大力度下沉财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地方财政总体运行平稳。
蓝佛安:展望“十五五” 财政部将更高效能加强财政宏观调控
蓝佛安表示,展望“十五五”,财政部将紧紧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更高效能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更大力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高水平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财政力量。
蓝佛安:“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力度更加给力财政赤字率从2.7%提到到今年4%
蓝佛安表示,“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力度更加给力。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返税超10万亿元。
蓝佛安: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蓝佛安表示,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五年来共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蓝佛安:今年专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蓝佛安介绍,加强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今年专门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为大型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
蓝佛安:下一步将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蓝佛安: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安全可控
蓝佛安介绍,截至2024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92.6万亿元,包括国债34.6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7.5万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0.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8.7%。同时,我国政府债务对应着大量优质资产。总体看,我国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安全可控。
蓝佛安:“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们认真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更好发挥内需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作用,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突出以就业带动增收,提升消费能力。我们实施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186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29%,城镇累计新增就业超过5000万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水平,减轻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底气。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开发好内需这座“富矿”,发挥好牵引力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增活力。
蓝佛安:截至今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
蓝佛安表示,截至2025年6月末,超6成融资平台实现退出,意味着60%以上的融资平台隐性债务已经清零,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加快推进。
蓝佛安:截至今年8月底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2.9万亿元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十四五”期间,财政部门围绕扩大内需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请问进展如何?下阶段的工作还有哪些考虑?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期间,财税政策通过真金白银激发消费活力,我们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截至今年8月底,国家财政一共拿出约4200亿元,带动各类商品销售额超过2.9万亿元。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引导释放乡村消费潜能,“十四五”以来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24%。我们推出了育儿补贴、养老服务补贴等直接补贴,对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相关行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贴息,让资源精准投向消费领域。完善免税店政策体系,鼓励更多的国货、潮品走出去。我们优化离境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起退点,提高现金退税的金额,推动扩大促进消费。
蓝佛安:截至8月底各地债务置换后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
蓝佛安表示,去年四季度,财政部推出了一揽子化债举措。截至今年8月底,一次性增加的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已经累计发行4万亿元;各地置换以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过2.5个百分点,可以节约利息支出超过4500亿元。
蓝佛安:“十四五”时期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
蓝佛安表示,“十四五”时期支持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6万个,帮助城市困难人群实现住有所居。
蓝佛安:截止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3.27亿人
蓝佛安表示,截止目前,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超过10.7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13.27亿人,领取基本生活救助的群众有4500多万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郭婷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连续保持在4%以上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截至2024年底,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十多年保持在4%以上。“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计超过25万亿元,比“十三五”同期增长38%左右。
王东伟:“十四五”以来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超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表示,“十四五”以来,政府性融资担保累计支持超过30万家中小科创企业获得约8000亿元贷款,平均担保费率降至到1%以下。财政部将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着力提升科技投入效能。
王东伟:“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
王东伟表示,“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近40%,2024年达到17522亿元,年均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廖岷:已经制定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正在抓紧推进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我们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正在抓紧推进。下一步,将根据形势变化,条件成熟一项就推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