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创力量的激活下,中国资产得以重估,境内外投资者对于国内一、二级市场的参与热情进一步高涨。”9月10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许兴军在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科创板迈向“新高地”暨“硬科硬客”2025年会上如是表示。
2025年8月单月科创50指数上涨28%、科创芯片指数上涨35%。科技创新正在引领全市场的投资情绪。这背后是科创板成立6年来,持续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坚守“硬科技”定位所取得的成绩。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许兴军
许兴军用“起点高、发展快、成效足”总结科创板的发展。
许兴军表示,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许兴军认为,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的第一篇,也是必须写好的大文章。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在监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运作下,资本市场支持服务科技创新的举措工具不断推出。
其中,围绕科创板的功能发挥,从2019年注册制试点到去年“科八条”系统升级,再到今年“1+6”新政设立“科创成长层”,科创板的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从发行端看,科创板由战略新兴产业进一步向‘新质’企业延伸;从交易端看,科创板指数投资体系不断丰富,ETF规模持续增长;从资产端看,科创板保持了较高的研发强度,驱动新经济延续高景气。”许兴军总结道,在此背景下,科创板建设与科技创新事业蕴藏了丰富的业务机会。
“这是包括券商在内的中介机构不容忽视和错失的战略要地,也是其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天职,更好发挥功能性作用的题中之义。”许兴军强调。
从广发证券的实践出发,作为一家知识分子创业成功的大型综合性券商,广发证券成立30多年来,秉持“知识图强”的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力量。
“近些年,广发证券聚焦AI等核心赛道,深入实践研究驱动经营模式,加强重点赛道产业资源积累与专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许兴军指出,通过“研究+投行+投资”联动,广发证券在服务科技创新企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案例。
当下,广发证券正立足大湾区,深化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布局,加大境内外业务一体化布局,为更多科技创新企业链接境内外优质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
“当前人工智能创新浪潮涌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持续深度融合,影响整个世界。在充满变革的时代中,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更加重要,‘硬科技’的硬实力属性更加凸显,‘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将进一步迸发巨大动能。”许兴军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