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23:52:30 股吧网页版
黄金“狂飙”,两个东部县城没有对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源型城市,一个承载着复杂情感的标签——它曾是城市崛起的“天赋”,却也一度成为转型的“枷锁”。大庆、鹤岗、鞍山等城市曾因石油、煤炭、钢铁等自然资源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刻,也因资源枯竭或产业变迁陷入困境。

  如今,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崛起,又一批“非典型”资源型城市站在了改写命运的“十字路口”。坐拥铜、锂、稀土等矿产资源,诸如甘肃的金昌、江西的宜春等地,正在借机重塑城市形象和产业筋骨。

  矿产是工业的“粮食”。“十四五”期间,我国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过程中,这些风口上的“宝藏”,正在主导资源型城市的新故事。

  即日起,城市进化论推出“藏不住的宝藏型城市”系列关注,挖掘中国城市的更多面。

  黄金价格又一次创下新高。

  9月9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50美元/盎司,一举突破了1980年1月通胀调整后的历史高点。到今天,国内多家品牌金饰价格已上涨至接近1080元/克。

  我国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攀升。10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我国最新矿产“家底”公布,当中提到山东胶东金矿新增储量可观,同时,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我国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又一个世界级金矿。

  以全年数据来看,2024年,我国矿产金产量377吨,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黄金消费量985吨,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黄金都产自哪里?金价“狂飙”,地方又将如何受益?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两个山东县城里。

  最近发布的《中国黄金年鉴2025》显示,山东烟台矿产金产量37.7吨,排在全国第一位。其中,莱州、招远两座县级市占比达九成,在全国县域,甚至地级市中都没有对手。

  黄金地带

  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25》,山东、河南、甘肃、江西、安徽、湖南、云南、浙江、内蒙古和福建是中国十大产金省(区),其中山东、河南、甘肃矿产金产量位居前三,分别为186.07吨、93.88吨、66.17吨。

2024年度中国黄金十大产金省(区)图片来源:中国黄金报

  2024年全国黄金产量为377.242吨,山东、河南、甘肃直接“瓜分”九成。作为黄金第一大省的山东,更是以一己之力贡献全国五成的份额。

  今年7月,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总部位于济南的山东黄金集团首次登榜,以347.63亿美元营收位列465位。“黄金价格整体呈现大幅上涨走势”,是带动业绩增长的一大推力。

  这一黄金产业巨头,完美投射了山东作为黄金大省的形象。在2024年年报中,山东黄金「600547」披露一组硬核数据——

  “2024年,山东黄金年产黄金1吨以上的矿山达到12家,6家矿山产量增幅超10%。其中,境内矿山合计产金38.32吨,是中国境内矿产金产量最高的上市公司;境外矿山合计产金7.85吨,同比增长21.89%,占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产金总量的10.91%。”

  黄金产业已经成为山东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在全省5家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了山东黄金,其余4家分别是山东能源、魏桥创业、海尔智家和山东高速,分别是能源、纺织、家电、交通领域巨头。

  就在三个月前,工信部等九部门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划出未来三年黄金重点资源开发区域——

  包括山东莱州-招远、贵州贞丰-普安、湖南平江-醴陵、冀北-辽西、吉南-辽东等黄金资源地,豫陕小秦岭-熊耳山金银多金属资源地,福建龙岩紫金山金铜多金属资源地等。

  这也是官方盖章的“黄金地带”。

  胶西北的莱州-招远地区,向来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黄金储量和黄金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在这种强力支撑下,烟台黄金产量连续49年领跑全国地级市,2024年全市矿产金产量47.6吨、同比下降1.6%,冶炼金产量120.6吨、同比增长25.6%。

2024年度中国黄金五大产金地(市) 图片来源:中国黄金报

  黄金不仅仅是矿产,黄金不仅仅是矿产,其产业链覆盖了勘探、采选、冶炼、精炼、首饰加工、金融交易和文旅服务等多个环节。就像榆林、鄂尔多斯两座“煤都”曾经的风光,金价的飙升也让新晋万亿之城烟台分外耀眼。

  2024年,其黄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3.3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17.1%。

  “双核”支撑

  如果说山东烟台是黄金地带,那么莱州、招远两座县级市就是“双核”。

  数据显示,2024年莱州、招远矿产金产量分别为18.57吨、14.86吨。向内看,这相当于贡献烟台全市九成的黄金产量,向外看,在中国黄金十大产金县(市)中遥遥领先。第三名河南灵宝(13.46吨)、第四名云南鹤庆(7.15吨)与莱州、招远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2024年度中国黄金十大产金县(市) 图片来源:中国黄金报

  在全国县域中,莱州、招远没有对手。若进一步跟地市相比,这两座县级市的矿产金产量,也能轻松打败三门峡、洛阳、大理、陇南等产金大市。

  这足以令两座县城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招远、莱州分别排在全国第49位、98位,GDP分别为916.33亿元、887.5亿元,成为山东强县梯队的突出代表。

  而背后,黄金产业都是最重要的支柱。“招远和莱州县域经济发达,黄金产业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城市名片。”

  赛迪方略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杨文学对城市进化论分析,烟台大约九成的黄金产量都出自莱州和招远,莱州更偏向于产业链上游,而招远是全产业链布局,依托山东招金集团等企业发展黄金精深加工,培育了招金银楼等黄金品牌,还布局了瞄准黄金文旅的淘金小镇,基本实现黄金产业链全链条布局。

  目前,招远有两座正在开采的金矿位列中国十大金矿,即山东黄金的玲珑金矿和招金集团的夏甸金矿。其中,招金集团总部就在招远,是当地发展黄金全产业链的重要牵引,从上游勘探开采、中游冶炼加工到下游设计零售,都在黄金价格的一波波涨势中找到新的机会。

  “招远黄金产业全链条布局在全国独一无二。大多数布局黄金产业的县域,主要还是围绕着金矿布局,主要集中在勘矿、采矿、采选,再到冶炼精炼环节,再往后的产业环节很少涉及。”杨文学说。

  当原材料价格进入上升通道,也为产业延链补链带来机遇。在杨文学看来,金价上涨带动招远、莱州黄金产业规模的持续增长,对于地方经济和税收的贡献度都大幅提升,也支撑他们进入百强县,发展势头良好。

  他提到,早些年,招远、莱州更多是探矿、采矿、选矿等,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创意设计等主要在深圳或者上海周边,但是这两年招远持续打造“中国金都”名片,黄金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整体对黄金产业链资源的吸附能力已经很强。

  尤其是招远,堪称全国“含金量”最高的县城,2024年黄金产业总产值过千亿,排在全国县级市之首。

  换道超车

  不久前,2025国际黄金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招远开幕,烟台市黄金珠宝协会会长、招金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乐译宣布全面启动国际化战略升级——

  全面实施“资源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供应链国际化”三大战略,力争到“十五五”末,实现矿产金年产量50吨、金金属资源储量达到2000吨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这一龙头的战略升级背后,也正是行业的大转型。在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永涛看来,亟需以创新驱动构建自主可控的资源保障体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全产业链升级突破高端应用,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发展的深度转型。

  比如,我国黄金矿山资源整合力不强,矿山建设存在“多、小、散”的格局。《实施方案》就提出,从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在山东、甘肃、河南等重点矿区进行资源整合,因地制宜推广“分散采选、集中冶炼”的生产模式,提升区域集约化开发水平等。

  在此过程中,山东黄金产业的“心脏”——招远、莱州,也要更加深度与山东黄金、招金集团绑定,开启城市发展的转型。作为龙头企业的招金集团开启国际化战略升级,也势必带动招远黄金产业链走向新一轮迭代,在行业变局中抢占先机。

  “资源型城市都会遇到瓶颈,必须要提前谋划转型发展。”杨文学认为,招远和莱州首先就是要依托资源,推动全产业链布局,完善产业生态,提升黄金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同时,要基于比较优势,加快布局新兴产业,谋划好换道超车。

  比如,依托黄金资源做强贵金属材料产业;顺应当前消费新趋势,打造黄金消费、黄金文旅等新场景。

  一系列动作已经开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招远黄金产业重点突破三个方向,即产业面“拓宽度”、产业链“拉长度”、市场面“求广度”,并做强轮胎及汽车制造服务板块。

  与此同时,莱州加快构建“千亿领航、百亿支撑”的集群格局,即以黄金产业冲击“千亿级”集群为龙头,新能源“两百亿级”为中坚,化工新材料、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石材四大“百亿级”集群为基座。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就是要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产业强市的转型。以莱州为例,今年年初,莱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钢表示,将坚决扛牢“加快重返烟台第一方阵”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冲刺2026年底GDP过千亿元。

  可以说,在舆论关注的金价屡创新高背后,两座没有对手的黄金之城,也正在全力重塑城市产业肌理,为自己博得下一个周期的“先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