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一枫)9月11日,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消息,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原则同意《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本次改革试点范围包括安徽省合肥市全域,芜湖市无为市,淮南市寿县,马鞍山市含山县,安庆市桐城市,滁州市定远县,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方案》分为加快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畅通有序流动、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强化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加强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七大类共22项具体举措。
坚持科学技术打头阵,《方案》提出,鼓励试点单位科研人员或团队选择“先赋权后转化”新模式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可赋予其科技成果所有权不低于70%的权益,或不低于10年的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高水平建设国家实验室,形成国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集群,高水平规划建设“科大硅谷”。
强化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方案》明确,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培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首发上市;全面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运行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间的合作衔接,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加大对初创期、早中期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转受让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
《方案》提出,聚焦新型能源、人工智能、智慧轨道交通等新业态新领域,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用好合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等现有创新平台,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推动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创新单元在绿色能源、新材料、空天、量子等领域探索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