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1 03:55:00 股吧网页版
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来源:经济参考报

  租相机、租衣服、租玩具……从数码产品到户外装备,从房屋汽车到母婴用品,在部分年轻人的世界里,一股“万物皆可租”的消费浪潮正扑面而来。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租赁经济按下加速键

  八月末,重庆一家露营装备店内人头攒动,店主周先生一边整理货架,一边笑着说:“4至10月是租赁行业消费旺季,暑期最忙时一天能接30多个订单。”他告诉记者,店里的装备分为租赁和销售两类,但超过六成的顾客更倾向于租赁,其中以年轻人、亲子家庭为主。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编制的《循环经济背景下的消费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租赁经济交易规模突破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服务用户超7.5亿人次。

  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新租赁行业洞察2025》显示,传统租赁行业以租房、租车等超高价值商品为主,而现在的租赁覆盖行业丰富,租赁方式更加灵活,租赁时长多样,对消费者产生较强吸引力。

  美团平台数据反映出租赁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今年8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婚纱礼服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09%,“无人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89%,“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65%,租赁正覆盖更多消费场景。

  广州市民林莉莉刚结束和朋友的新疆之旅,出发前两周,她就通过“飞猪租车”“人人租”等平台租齐了全套装备。“无人机40多元一天,单反相机约50元一天,越野车日均租费400元,每人每天平均下来才100多元!”林莉莉笑着展示手机里的租赁订单。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熊兴指出,我国租赁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已从传统的房、车延伸至服饰、美妆、数码、母婴、办公设备等领域,呈现出“品类多元化、服务数字化、需求品质化”的鲜明特征。

  年轻群体成租赁主力

  “租赁”,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消费理念。他们不再执着于“拥有”,而是转向“使用”,以一种在他们看来更灵活、更轻盈的方式拥抱生活。

  28岁的南京市民王琳通过租衣平台,每月花费不到300元就能换穿10余件不同款式品牌服饰。“相比以前买衣服,现在每月能省好几百元,还能常穿常新,给家里柜子腾出空间。”王琳说,共享衣橱已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还有汉服、旗袍等衣物租赁也比较热门。

  今年上半年,芝麻租赁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71.6%,其中30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六成,“00后”用户订单同比暴涨两倍。

  记者走访发现,为满足更多年轻消费者需求,一些商家将微单相机、手持云台、环形补光灯打包成“旅拍达人套装”,或是将自动充气帐篷、卡式炉、蛋卷桌组合成“精致露营套餐”,这种“场景化租赁”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苏州市民张虹杰喜欢租赁微单和长焦镜头观看演唱会。“我们更喜欢体验优先,用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需求,同时还能避免冲动购物带来的后悔。”张虹杰说,租赁正好解决了“低频需求”的尴尬场景,让消费更符合个人使用习惯。

  “‘90后’、‘00后’逐渐成为租赁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观更强调‘体验大于占有’,在满足即时需求、追求新鲜感的同时,又注重性价比和环保理念。”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刘诗濛认为,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升,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开始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与个性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旅游装备、户外用品、奢侈品体验等过去低频或高门槛的消费场景,租赁正好契合了这种趋势。

  租赁消费“成长的烦恼”待破解

  随着租赁市场的迅速扩张,线上线下租赁主体大量涌现,消费者权益纠纷也屡见不鲜,套路多、磕碰定损难等成为消费者的“头疼事”。

  “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伴随‘成长的烦恼’。”熊兴认为,规范租赁市场发展,要构建政府、平台、企业、消费者“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

  刘诗濛表示,租赁经济推动了物品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节能减排和促进消费的社会价值。对于优质项目,政府可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如绿色消费补贴、税收优惠、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支持,鼓励合规与创新企业发展。

  “平台必须履行主体责任,做到合约透明化、流程标准化、售后响应即时化。在数据使用上,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熊兴强调,租赁平台需要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质量要求。

  专家建议,企业应自主推动服务标准化。加强产品清洁、检测、追踪等环节的投入,确保租赁过程透明可控,提升用户体验感和信任度。同时,消费者要在正规平台上交易,提高鉴别能力,在租赁前仔细阅读协议、检查物品、留存证据,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如‘租赁+订阅’‘租赁+购买’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促使租赁市场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消费升级与绿色转型。”刘诗濛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