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级的环境保护税要扩围了。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该修正草案将挥发性有机物全部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而现行法律仅对苯、甲醛等18种挥发性有机物征收环保税,尚有2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并不在环保税征税范围。而此次修订后,则改变这一切。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的重要来源,可引发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向常委会会议作说明时介绍,为推动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必要修改环境保护税法,将其余挥发性有机物一并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
当然,要对所有挥发性有机物征税并不现实,需要逐步推进。
蓝佛安表示,考虑到与其他污染物相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多,涉及工艺环节多,监测计算要求更高,税额计算更复杂,纳税人缺乏申报纳税经验,征管难度较大,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更为稳妥。
因此,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授权国务院对排放环境保护税法所附《应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规定以外的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开展征收环境保护税试点工作,并制定试点实施办法,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其实上述动作早已有征兆。
早在2021年中央发文完善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和排放量计算方法,在相关条件成熟后,研究适时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2024年初公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曾告诉第一财经,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环境中臭氧、PM2.5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国家研究将挥发性有机物适时纳入环境保护税征税范围,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深入。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行业等,因此,国家启动这项改革进程,有助于推动这些行业转型升级和清洁化改造、助力其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源。
《环境科学研究》此前发布了一篇《开征VOCs环境保护税的环境与经济影响分析:以河北省为例》,文章基于相关模型及不同情景下分析发现,开征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税能带来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显著下降,税收规模较大。开征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税对居民收入、GDP、总消费和总出口等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税政策具有减污降碳协同作用。减排效应及产出冲击具有行业异质性,重点排放行业有一定的税负压力。
上述文章建议,开征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税,可先对重点排放行业开征,再依据管控要求逐步扩大范围,可从减排潜力最大且减排成本最低的行业入手;同时,加强研究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技术,与经济手段共同作用,减少征税的经济负面影响。
近些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环保税作为地方税种,目前收入规模不大,但增幅较大。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4年全年环境保护税收入为246亿元,同比增长19.7%。这一增幅远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平均增幅(-3.4%),不过环保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仅0.14%。2025年前7个月,环境保护税190亿元,同比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