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0日 14:08,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强势上涨2.54%,成分股中际旭创(300308)上涨7.99%,新易盛(300502)上涨7.12%,澜起科技(688008)上涨6.71%,海光信息(688041),三环集团(300408)等个股跟涨。
近期,科创创业50指数(简称"双创50")表现强势,成为震荡市场中的一抹亮色。这一指数由科创板与创业板中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组成,被誉为"中国版纳斯达克"。机构分析指出:
一、政策红利:多层次支持体系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国家战略定位:从"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到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自然受益于这一宏观背景。
具体政策密集落地:
1.财税支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延续
2.金融支持: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为创新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3.产业政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北交所设立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新融资渠道
近期政策催化剂:2025年8月以来,监管部门多次表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央行推出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这些政策形成合力,为双创企业营造了极佳的政策环境。
二、产业趋势:四大黄金赛道协同发力
1.半导体: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
设计环节:在AI芯片、汽车芯片、物联网芯片等细分领域,国内企业正快速追赶。华为麒麟芯片回归标志着国产芯片设计能力达到新高度。
制造环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代工企业产能持续扩张,特色工艺平台不断完善。
设备与材料:在光刻机、刻蚀机、沉积设备等领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虽然高端领域仍存在差距,但中低端领域已实现较大突破。
2.新能源: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
光伏领域:随着硅料价格下降,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双创50指数中的光伏龙头企业不仅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还在海外市场快速扩张。技术创新方面,N型电池、钙钛矿等新技术不断突破,推动行业持续升级。
储能板块: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储能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迎来机遇。
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显著提升,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新竞争焦点。电池技术持续进步,快充、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逐步商业化。
3.生物医药:创新药迎来收获期
创新药研发:PD-1、CAR-T等前沿领域,国内企业研发进度全球领先。药品审评审批速度加快,使创新药更快进入市场。
医疗器械: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介入器械等领域进口替代加速。带量采购政策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
CXO行业:中国CXO企业凭借人才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持续获得全球订单。
4.数字经济:AI赋能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智能客服到智能制造,AI正在重塑各行各业。
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平台型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信创产业:从党政机关向金融、电信等行业扩展,国产软硬件生态逐步完善。
数据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相关确权、交易、使用规则逐步明确,市场空间打开。
三、业绩支撑:高成长性兑现
从2025年半年报数据看,双创50成分股业绩表现亮眼:
营收增速:成分股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8.7%,远超A股平均水平
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2%,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达9.8%
盈利能力:毛利率平均水平维持在35%以上,净利率稳步提升
订单情况: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企业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高企
这些数据表明,双创企业的成长性正在兑现,而非单纯的概念炒作。
四、资金流向:机构资金持续配置
北向资金:近期北向资金持续增持双创板块,特别是新能源和半导体板块龙头股
公募基金:据最新基金季报显示,主动权益类基金对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
保险资金:监管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比例限制,长线资金增配明显
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回购、股权激励计划增多,显示产业资本对当前估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