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人工智能(AI)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在线召开,多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详解AI行业生态和公司发展动向。
多家公司认为,AI技术作为驱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正在各领域持续释放价值。在AI相关业务的战略布局上,会继续深耕AI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成为AI“核心战场”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热潮正在加速重塑千行百业的发展格局。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多家科创板公司加大AI的投入力度,在研发、生产、营销、内控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
慧辰股份董事长、总经理赵龙直言,随着AI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核心战场”已经从基础的算力、模型扩展到应用场景上,AI商业场景应用需要在“数据、场景认知和模型落地能力”上建立竞争优势。
邦彦技术董事长、总经理祝国胜持有相同的观点。在祝国胜看来,做AI产业,技术并非当下最大难题,关键在于两点:一是韧性,谁能坚持到最后;二是商业模式,必须找到有确切场景的路径。
虽然AI对公司业绩的带动作用已逐步显现,但AI商业化落地仍是部分公司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倍轻松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邓玲玲坦言,在AI业务商业化落地中,公司面临几大挑战。一方面,需平衡AI项目前期高投入与短期难见经济回报的矛盾,确保成本与收益相匹配。另一方面,要克服技术与业务需求的错位,让技术团队深入理解业务痛点,使AI真正为业务赋能。此外,数据治理难题也亟待解决,包括数据分散、质量不佳、标注数据缺失等问题。
有方科技董事长、总经理王慷称,“在AI业务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多元的,包括时间、人才、思维等方面。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公司需要抢时间,抢抓诸如AI玩具、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市场,创造条件吸引、留住AI领域人才,转变员工思维,积极全面地拥抱AI,才能为公司相关业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详解下半年AI业务战略重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下半年公司AI业务的战略重点,成为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
“2025年下半年,倍轻松将加大对传感器和精密控制电机的探索和研究,结合各大平台AI大模型的基座,围绕个人健康管理方向,重点开发以线下深度按摩和智能理疗体验为主的服务型产品。2025年,公司会在新品中逐步切入更为差异化的智能精密传动和控制技术。”邓玲玲称,未来,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以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索辰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陈灏称,公司下半年的AI业务战略重点,预计将围绕深化技术融合与拓展高价值行业应用展开。在新兴应用场景布局上,除巩固特种行业、航空航天等传统优势领域外,公司将积极开拓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新能源电池等新兴市场,为客户提供全面、高效、智能的物理AI解决方案。
除应用场景外,数据也是发力的重点。赵龙介绍,下半年,慧辰股份AI业务将聚焦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业务场景智能体升级,升级现有数据分析技术到最新的数据智能技术体系;新增建设多个行业的高质量数据资源库及相关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应用平台;基于新的数据智能技术体系,相应升级各行业的数据应用产品,从原有物联网场景扩展到更多行业(快消、运营商、TMT、医疗与烟草等)的智能应用场景,相应升级对应运营支撑能力,适配业务拓展需求,加速技术落地与商业闭环。
具身智能领域蓬勃发展
具身智能领域是AI应用的重点领域,随着具身智能领域的蓬勃发展,机器人产品矩阵也不断丰富。在本次集体业绩说明会上,多家科创板公司透露了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
绿的谐波董事长左昱昱称:“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我们紧跟行业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趋势,积极推进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商业化进程。目前,部分头部厂商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已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我们的相关产品获得了下游企业的认可,相关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公司同时积极推进扩产进程,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增强对下游市场的供应保障能力。”
虹软科技董事长、总经理邓晖表示,公司积极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相关技术,进行核心智能视觉感知、视觉融合IPs(技术引擎)的研发。目前,公司已与全球知名的民用机器人公司建立技术合作。
当虹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孙彦龙说,“公司与具身智能企业的合作在稳步推进中。公司新的机器人业务方向布局比较早,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目前也在快速拓展不同客户场景,能覆盖和应用到广泛的场景中。”
有方科技独立董事金雷透露,机器人离不开通信,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有“通信+算力”模组、核心板、天线、管道云等成熟产品,公司还在研发炒菜机器人等机器人整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