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李玲发自北京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9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据国新办,刘健/摄)
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了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了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制造业门类体系完整优势更加明显,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据李乐成介绍,5年来,我国创新投入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在先进制造方面,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李乐成提到一组数据,2020—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到34.6%和16.3%。新能源汽车去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当天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作了专门回应。他说,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到2024年的1300多万辆,销量也实现同期增长,市场规模大概翻了三番多。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说高端制程车用大算力芯片还有短板,比如说产业非理性竞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辛国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