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李德尚玉实习生王怡茵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一、碳中和政策
1、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
9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共十三章,涵盖市场成员、交易品种和价格机制、交易组织、交易校核、合同管理、计量和结算、信息披露等内容。电力市场成员包括经营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交易品种和价格机制方面,电力中长期交易包括数年、年度、月度、月内等不同交割周期的电能量交易;根据交易组织方式不同,电力中长期交易包括集中交易和双边协商交易两种。绿电交易价格由电能量价格与绿电环境价值组成,并在交易中分别明确。绿电环境价值不纳入峰谷分时电价机制以及力调电费等计算,具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省内绿色电力交易不单独组织集中竞价和滚动撮合交易。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规则》意在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交易行为,明确市场成员权利义务、交易品种、价格机制等内容,为电力市场有序运行与绿色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2、专访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碳市场扩围后,企业CCER需求增加
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他表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作用是动员更广泛的行业企业自主自愿开展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是我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将创造巨大的绿色市场机遇,也会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机构,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提供集中统一的交易和结算服务。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2024年1月22日启动以来,截至2025年8月25日累计成交量约250万吨,成交额超过2.1亿元。第二批核证自愿减排量也于近日签发,CCER方法学拓展至生物质发电和油气甲烷回收领域,新版方法学增至十个。王乃祥认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后,企业对CCER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而当前CCER供给相对有限。在供需两端的共同作用下,CCER成交价格较高。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作用重大,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发力,其成交数据彰显市场认可。未来,CCER 质量与规模有待进一步平衡,创新金融衍生品,激发更多绿色低碳活力。
3、国家能源局将规范能源行业公共信用信息
9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涵盖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领域经营主体。能源行业公共信用信息实行目录管理。国家能源局根据能源行业法律法规和《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组织编制、管理、更新能源行业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明确信用信息内容范围、分类标准和披露方式,规范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信用信息分为四类:基础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反映信用状况信息及其他信息。在信息披露规则方面,轻微失信信息公示最长3个月,一般失信最长1年,严重失信最长3年。公示期届满后,相关信息自动停止公示;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及司法类信息不予公示。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管理办法》构建主导体系、明确信息分类与披露规则,实现信息归集共享。将规范能源经营主体行为,强化行业信用约束,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信用基石。
二、地方动态
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光伏+储能+电动化”模式年减碳66.7万吨
夏日哈木镍钴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地处东昆仑西段、柴达木盆地南缘无人区,是中国第二大镍钴矿,也是全球近些年发现的最大的硫化镍钴矿。近年来,夏日哈木镍钴矿持续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在采矿作业面,3座换电站有序排布,65辆纯电矿卡往来穿梭,7台电动钻机及铲装设备精准作业,采剥工序绿电设备覆盖率超65%,采用“光伏+储能+电动化”模式,通过光伏与绿电的广泛应用,矿区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6.7万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夏日哈木镍钴矿巧用“光伏+储能+电动化”模式,既契合低碳趋势,又为矿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助力行业迈向绿色发展。
三、企业实践
金风科技:完成全球在建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风电机组吊装
近日,金风科技完成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一期配套510MW风电项目全部67台风电机组吊装工作,机组并网后将为该产业园一期年产20万吨级绿色合成氨和2万吨绿色甲醇装置实现“绿电直供”。产业园项目共规划建设80万吨绿色合成氨和绿色甲醇装置,全部投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该项目采用绿电直供模式,创新应用了源网荷储精准匹配、新型储氢、多稳态柔性合成氨等一系列全球领先技术,项目将分期建设总容量300万千瓦的新能源配套项目。此外,金风科技针对松原地区低温高寒等特点,对机组采用了全工况适应性设计,关键部件用特殊材料,保障机组在-40℃低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该项目在机组并网后将为产业园绿氢氨醇装置“绿电直供”,机组适应低温且支撑电网稳定,助力多能融合与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