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如期举行。
8日下午,商务部在本届投洽会召开期间,成功举办了对外投资专题发布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注意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联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联合发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以下简称《指数》)。据悉,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对外投资活跃度指数。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秘书长姚丹波介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疲软,不确定性高企,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冲突叠加,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不断上升。《指数》可以直观反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和趋势,量化热点行业和国别的投资热度,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有利于科学引导企业进行合理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错配。

专题发布会现场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上半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指数高度活跃据《指数》统计,2025年1~6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42,处于高度活跃水平。
分行业来看,今年1~6月,制造业对外投资指数为183,批发和零售业为181,采矿业为182,交通运输/仓邮和仓储业为160,均处于高度活跃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处于较高活跃水平。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表示,6月当月,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指数指数为140,处于高度活跃水平,同比上涨5.3%。从指数的走势来看,过去12个月意愿指数有10个月处于高位,显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信心较高,整体活跃度稳健增长。
“从实际指数来看,过去12个月指数波动相对较大,有5个月处于高度活跃水平,5个月处于较高活跃水平,2个月处于中度活跃。这也反映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更为审慎,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活跃的水平。”房秋晨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也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们国家对石油天然气以及铁矿石、铜矿等原材料的国际依存度较高,这意味着需要大量进口。如果我国企业主动去海外投资,就能掌握更多渠道和资源。这也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动力。
东盟成为中企海外投资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分区域来看,根据《指数》公布的数据,今年1~6月,我国企业对东盟投资指数为255,月度指数连续16个月处于高度活跃水平。对欧盟投资指数为176,对金砖国家投资指数为142,均处于高度活跃水平。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春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末,机电企业在境外设立企业及机构近5000家,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存量近2000亿美元,主要分布在汽车制造、计算机通讯和电子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等领域。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曹甲昌介绍,东盟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今年上半年,超六成纺织服装企业的投资投向东盟国家,我国企业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此外,非洲和拉美近年来也有不少中国服装企业的投资。
张建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东盟是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支点区域,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贸易和投资是相互促进的,贸易规模越大,发生投资替代贸易的可能性也越大。
“另外,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投资的带动作用也很大。”张建平进一步表示,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中国与东盟不仅全面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还有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的一体化大市场。未来,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
记者注意到,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前8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增长9.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