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决定辞去首相职务,这一次不再是7月底的那场“乌龙事件”。
9月8日,原本是自民党内就是否提前进行首相选举进行投票的日子。在石破茂7日表态后,既定会议的重点变成了紧急探讨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选出新党首的流程。
石破茂还表示,在选出新总裁之前,他仍将切实履行对国民的责任。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鉴于自民党在参众两院败选后已沦为少数派,石破茂的辞职,会不会成为日本政局动荡的导火索,使得日本政坛重回2006~2012年期间“六年七相”的混乱状况,值得进一步观望。
对于石破茂的辞职,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被问及此事时回答说,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便转身离去。当日晚些时候,又被问及此事时特朗普表示:“对他的辞职感到惊讶。”
自民党“逼宫”风险不小
石破茂作出上述表态与自民党内政客上门“逼宫”不无关系。据报道,现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前首相菅义伟在6日晚共同前往首相官邸与石破茂会谈。菅义伟短暂停留约30分钟后离开,而小泉进次郎与石破茂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会谈。其间,小泉进次郎劝告石破茂主动辞职,以避免原定于9月8日举行的党内投票可能引发的分裂局面。在此之前,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以及隶属于旧安倍派的成员则频频公开要求石破茂辞职。
8月底的民调显示,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比7月份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42%。陈子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日本民众对石破的支持率仍上升之际,石破茂的辞职,一方面说明自民党内的派系斗争越来越表面化;另一方面,从首相工作安排上来说,8月底石破茂结束了一系列外交议程,可谓基本进入了“辞职的窗口期”。
“美日贸易谈判也在5日随着特朗普签署相关行政令而画上句号了。此前,石破茂坚持不辞职的最重要理由就是美日谈判还没结束、政治不能留空白。但日本国内对最终生效的日美贸易协议并不满意,认为让步过多。综合日本的内政外交来看,石破茂完全失去了留任的‘正当’理由。”陈子雷分析道。
上海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陈友骏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石破茂表达辞职意愿的背后是自民党内逐渐强大的逼宫势力,这股势力从原来党内的“反石破”的核心议员,诸如高市早苗等旧安倍派议员,逐渐扩散到了地方,“石破茂正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再加上参议院选举的惨败、个人的心灰意冷等,导致了他作出这番表态”。
媒体7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就8日进行是否提前选举的投票,在有资格的342名自民党国会议员和地方代表中,已有161人明确支持提前举行党总裁选举,仅50人反对,约30%的人尚未决定。这一结果与自民党内规定的过半数(172票)仅差11票。
陈子雷认为,自民党作出逼宫行为,其实也风险巨大。“作为一个少数派政党,违背民意、逼迫石破茂辞职,有可能进一步失去民心,而石破茂‘体面’地退出,反而能在日本民众间,甚至自民党内部博得不少好感。”陈子雷分析道,“但是自民党内的旧安倍派、麻生派等考虑的是,希望通过石破茂下台,来为昔日的‘黑金政治’画上句号。同时,也希望借此挽回此前自民党在选举中流失的选票,尤其是流向右翼的票数。”
继任者之战打响
对于石破茂近一年的短暂任期,陈友骏表示,从石破茂当前各方面政策推进来看,有一定层面的创新,但碍于时间太短,他很多的政策、理念仅停留在部署层面,还没有真正落地、产生效果,所以很难评估这一年不到的时间内,石破茂所采取的政策效果究竟如何。
陈友骏认为,与前任相比,石破茂更注重日本地方上的经济创新,在日本企业加薪问题上,也作出了实质性的推动。根据日本劳动省5日的声明,日本各都道府县在本财年将最低时薪平均上调66日元,整体增幅达6.3%,新的时薪水平将达到1121日元(约合7.56美元、54元人民币)。这是自197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新标准将从10月起逐步生效,影响约300万名劳动者。
值得注意的是,石破茂宣布辞职后,当前各方关注点都已聚焦至即将到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日媒认为,石破茂政府在物价高涨、美国关税政策等内外交困中黯然退场,为即将到来的权力重组拉开序幕。
在自民党新一轮总裁选举,胜者将在国会接受首相指名选举投票。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执政联盟已在国会两院都失去过半优势,这一次,自民党选举出的新总裁并不必然意味着通向首相宝座。
截至第一财经发稿时,日本前外务大臣茂木敏充8日上午宣布,他将参加即将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他是首名宣布将参加本次总裁选举的自民党人士。同时,石破茂也表示,没有理由阻止他当前内阁中的阁僚或副大臣参加总裁选举。他本人将不再参选。

前述两位学者均认为,此次参选的候选人肯定还是之前那些“老面孔”。陈友骏表示,届时可能还是会回到去年9月前自民党总裁选举的胶着状态,“由于当前执政联盟不是参众两院的多数,所推荐的总裁无法直接通过指名程序成为首相。后续就要看自民党是否会联合其他中、小党派,形成相对多数。日本朝野其实已进入了微妙的博弈状态”。他还表示,1993年反对派中的小党合纵连横将自民党挑落马下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不过,鉴于自民党在国会两院仍然是最大政党,且在野党处于分裂状态,自民党新总裁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落败的可能性较低。
陈子雷认为,就“多数派”的在野党来说,目前还没有看到很好的对策,由于在野党内分歧不小,很难形成统一战线来应对少数派的自民党,“在野党目前仅是旁观,无法起到关键影响”。但是他强调,近日麻生太郎已频繁与在野党会面,或许彼此之间的交易有了些许眉目,自民党能不能“咸鱼翻生”,值得进一步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