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沈阳9月8日电(记者崔师豪)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掀起了全面绿色转型的浪潮。“零碳园区”建设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之一,其政策方向、建设进展,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7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平行活动数字智造与零碳园区融合发展交流活动于沈阳举办。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虎出席活动。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辉在主旨演讲“数智赋能高质量推进零碳园区建设”时表示,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园区、零碳园区等新概念、新模式不断出现,对于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认识持续深化,也积累了大量低碳发展经验和做法。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当前工业界的“热点”和“顶流”。

图为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辉进行主旨演讲
当前国内对绿色低碳的要求持续趋严,国际层面也呈现出多元动态。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在主旨演讲“可持续信息披露赋能零碳产业发展”中表示,企业是零碳园区建设的关键力量,通过可持续信息披露不仅能够帮助识别气候风险、把握绿色机遇,更有助于将环境责任转化为核心竞争力。遵循ISSB等国际标准,可系统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为园区整体零碳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图为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进行主旨演讲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在主旨演讲“数智技术促进零碳园区发展展望”中表示,数智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园区零碳建设的关键措施,建议重点抓好数智技术在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利用数智技术促进园区能源低碳零碳化,包括“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二是利用工业仿真和机器学习促进产品设计、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三是碳管理方面应用数字和智能化技术,降低碳计量成本、提升准确率。此外,数智技术还可以帮助园区实现碳排放数据准确和高效监管,降低造假几率,为推进低碳发展提供强有力手段。例如,利用碳管理平台可及时提供产品、组织、区域的碳排放数据,对数据做交叉验证和认证,大幅度提升对碳排放和碳减排的管控,并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他还表示,应鼓励中国企业以数智零碳园区整体性出海作为未来引领全球低碳零碳发展的主要形式。

图为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进行主旨演讲
在零碳园区建设的算电需求方面。软通动力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怡在主旨演讲“算力驱动,电赋未来:构建算电一体新生态”时表示,算电协同通过数字技术打通“比特”(算力)与“瓦特”(电力)之间的系统壁垒,实现数据、调度与规划的双向互动与深度融合。一方面,通过算力的智能调度,让园区能源从“被动供应”转向“主动适配”;另一方面,通过电力的绿色保障,让算力从“高耗运行”转向“低碳输出”。在零碳园区场景中,算电协同是破解“绿电消纳难、算力成本高”的关键,虚拟电厂则是算电协同的技术核心,算力和电力的深度融合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绿色数字的未来之门。

图为软通动力集团高级副总裁刘怡正在进行主旨演讲
活动现场还针对零碳园区政策实施与地方实践及金融支持零碳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开展了两场圆桌论坛,吸引各界专家交流探讨。
数字智造与零碳园区融合发展交流活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辽宁分公司、新华财经承办。活动深度探讨工业互联网赋能零碳园区建设的关键路径与协同机制,为推动绿色生产力培育和区域低碳转型提供辽宁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