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共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5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30个,我国航空货运航线继续织密。
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全国共新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152条,每周增加往返航班超过300个。在航向结构方面,主要以亚洲和欧洲航线为主,分别达到76条和55条,其次是北美洲航线14条。在货物结构方面,主要以跨境电商货物、高端制造业货物、高附加值货物、电子产品等为主。
今年以来,为适应全球供应链需求和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我国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持续完善。多地机场纷纷开通新的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织密了航空物流网络。
例如,9月3日,一架满载货物的西伯利亚航空公司全货机从芜湖宣州机场起飞,在“技术经停”新西伯利亚机场后飞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标志着芜湖宣州机场正式开通首条欧洲国际货运航线。“芜湖—莫斯科”航线计划每周2班,主要承运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
9月5日,匈牙利载旗航空公司的一架全货机由布达佩斯飞抵郑州,2小时后满载60吨货物从郑州机场飞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实现“郑州—布达佩斯”航线的宽体全货机双向直航,构建起我国中部地区与中东欧地区之间高效畅通的航空物流通道。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航线的开通为从事跨境电商、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等行业的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货运航线的加密也有助于地方更深融入全球航空网络,吸引产业集聚,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民航专家、广外南国商学院教授郭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航空货运量稳步上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发显著。同时,通过开拓更多国际全货机航线,我国在全球航空物流运能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也反映出我国对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持续增强。
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表示,航空物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航空物流产业,对于做强国内大循环、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政策层面持续加大对航空物流发展的支持力度。《“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安全、智慧、高效、绿色的航空物流体系,航空物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降本增效成效显著,体系自主可控能力大幅提升,航空物流对高端制造、邮政快递、跨境电商等产业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稳增长、扩内需政策拉动下,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生产和消费市场活跃度较高,为航空货运需求提供了稳固基础。
宋志勇表示,下阶段,中国民航局将继续加快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优化关键资源配置,拓展国际航线网络,尤其是加快新兴市场布局,提升航空货运通道保障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