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迈出了“最后关键一步”。
9月5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历经两年的费率改革终于全面落地,这场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改革累计每年将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真金白银的让利举措诚意满满。
此次改革围绕降低投资者成本、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引导长期投资等方面作出了诸多制度安排,不仅是行业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的重大转型,更是一场重构行业生态的改革。
2023年7月份,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提出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投资成本,开启了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序幕。
费率改革为投资者大幅降低投资成本。第一阶段主要降低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140亿元;第二阶段主要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交易佣金费率不得超过0.26‰,其他类型则不得超过0.52‰,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68亿元;第三阶段主要调降认购费、申购费等销售环节费率,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如今,三个阶段的费率改革陆续落地,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降费体系,每年为投资者发放的“政策红包”将超过500亿元。
同时,从“重规模”到“重回报”,费率改革重塑行业生态。
本次费率改革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针对公募基金销售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引导基金销售机构把维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市场各方主体由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
例如,此次改革将现行“赎回费部分归基金资产所有,部分归基金销售机构所有”的制度安排,优化为“赎回费全部归基金财产所有”。这一改革引导基金销售机构通过提供持续性服务,由赚取“流量”收入向赚取“保有”收入转变。销售机构再也不能依靠诱导投资者“赎旧买新”来获取收益,必须通过提供持续性服务,以切切实实的获得感赢得投资者信任,从源头上解决“赎旧买新”等行业顽疾,有利于形成行业发展的新生态。
此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给行业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行业可能会经历一轮整合,缺乏竞争力的机构将被淘汰。特别是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短期内收入下降将带来经营压力。但这也会进一步倒逼基金公司提升投资管理能力,通过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而非依赖渠道优势。基金销售机构则需真正提升服务能力,从“卖产品”转向“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全面落地,不仅将驱动行业内部深刻变革,也将为公募业赋能居民财富管理、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插上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