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7 22:46:40 股吧网页版
原则同意!欧佩克再次加速扩产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回落13.77%
来源:券商中国


K图 CL00Y_0


K图 B00Y_0

  最新消息显示,欧佩克+组织(简称:“OPEC+”)已“原则上同意”10月再次增产。

  在过去5个多月中,“OPEC+”已加速恢复此前一批停产产能,而其2023年11月宣布的自愿减产220万桶的政策基本上被增产取代。随着“OPEC+”进一步增产将加剧国际能源供应过剩,为油价带来更多下行压力。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回落13.77%。

  但是,在8月国际油价跌幅超7%的情况下,A股市场上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却上涨了10.21%。甚至从资金流向看,上周(9月1日—5日)化工行业主题ETF成为资金重点布局方向之一。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化工行业反内卷整治的进一步深入,国内部分子行业产能重复建设、无序过度竞争的局面有望缓解,基础化工迎来景气的阶段性好转。

  原油市场对增产预期反应强烈

  9月7日举办的“OPEC+”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产量。

  据报告,部分成员国代表透露,该组织开始解除下一轮停产措施,在7日视频会议上预计将批准10月份日增产约13.7万桶。此次10月的增产将启动恢复此前削减的日产166万桶的产量,而这些减产措施原计划维持至2026年底。这一决定延续了“OPEC+”近月来的供应政策大转弯——提前一整年恢复220万桶日产量以夺回市场份额。

  其实,从9月3日开始市场就传出“OPEC+”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消息,原油市场对增产预期反应强烈,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当天下跌了2.82%,随后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投资者大举押注布伦特原油将跌破每桶60美元关键价位。12月到期的55美元和60美元看跌期权活跃度激增,两种期权未平仓合约总量膨胀至相当于1.2亿桶原油。

  9月4日原油期权市场活动显示,12月到期的55美元看跌期权交易量创下4月初以来新高。12月交割的60美元看跌期权价格在三天内从59美分飙升至1.35美元,看跌期权相对看涨期权的溢价达到8月初以来最高点。显然,市场寻求下行风险保护意愿大幅上升。

  在过去5个多月中,“OPEC+”已加速恢复此前一批停产产能。在3月3日—8月3日的6次会议中,沙特和俄罗斯等8个“OPEC+”国家的累计增产为219.3万桶/日。也就是说,9月起,上述8国2023年11月宣布的自愿减产220万桶的政策基本上被增产取代。

  “OPEC+”的持续增产给今年以来的国际油价带来了很大压力。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回落13.77%,特别是8月当月跌幅明显加大,纽约WTI原油下跌7.71%,布伦特原油下跌6%。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报告预测,全球原油库存增量将在2025年四季度和2026年一季度达到日均200万桶以上。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将降至每桶58美元,并将在2026年3月和4月进一步跌至每桶49美元;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51美元/桶。

  国内基础化工景气好转

  尽管上游油价大幅波动致油气产业链盈利承压,但是对于国内中下游产业来说,企业盈利正在改善,资金也在加快流入。

  在8月国际油价跌幅加剧的情况下,A股市场上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10.21%,跑赢上证综指2.21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位。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32个子行业上涨,1个子行业下跌。其中氟化工、碳纤维和改性塑料行业表现居前,分别上涨29.44%、20.28%和19.83%。

  最近一年,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上涨49.67%,跑赢上证综指13.94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4.29个百分点,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位。中原证券分析师顾敏豪认为,随着化工行业反内卷整治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子行业产能重复建设、无序过度竞争的局面有望缓解,基础化工迎来景气的阶段性好转。

  上周从资金流向看,化工行业主题ETF成为资金重点布局方向之一,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份额增加45.88亿份,净流入31.27亿元,其中5日净申购10.82亿份,规模一度突破160亿元,吸金效应显著。

  统计资料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基础化工行业实现毛利率16.8%,比上年的16.3%略有提高,结束了2021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滑。实现净利率6.0%,比上年的4.4%有所提高,对比2015年的净利率为2.2%。

  华泰证券指出,上半年国内大宗化工企业盈利处于磨底阶段,下游制品/精细品受汽车、家电等板块拉动整体有所改善。二季度油气产业链承压,中游大宗化工部分产品供需改善已初见端倪,下游制品/精细品受出口影响盈利改善幅度相对有限。预计伴随海外关税政策不利影响逐步消化以及行业资本开支转向下行通道,叠加出口亚非拉及内需改善助力,行业景气有望逐步修复。中长期而言,具备全球优势的中国化工企业在行业景气触底后有望迎来重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