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冯方)资本市场回暖带来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业绩向好。近日出炉的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显示,多数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与此同时,行业分化特征持续显现,头部公司赚取了行业的多数利润,并且头部公司业绩表现也差异明显。
从非货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来看,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除华夏基金外剩余3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上半年净利润则同比下降,华泰柏瑞基金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汇添富基金和招商基金均“增收不增利”。

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10亿
非货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共有9家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其中,易方达基金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继续稳居第一。从收入来看,易方达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96亿元,是上述基金公司中唯一超过50亿的一家。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分列第二、第三,上半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38.98亿元。
从盈利来看,上半年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4家公司净利润均超1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77亿元,明显领先于其他各家。而营收规模第二的华夏基金并未守住净利润规模的第二把交椅,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23亿元,次于南方基金的11.94亿元和广发基金的11.80亿元。
谈及公募基金行业上半年经营业绩,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央广财经记者指出:“公募基金行业上半年经营业绩整体向好,这主要源于资本市场回暖带动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权益类基金合计盈利超3300亿元,占行业总盈利近半。同时,头部基金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权益类、债券类、货币类基金协同发展,管理效率提升,为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广发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呈现稳健良好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引领行业进一步彰显功能性定位,提升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基金公司持续强化投资者回报导向,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积极推动浮动费率、科创主题等产品创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理财需求。
华泰柏瑞基金营收、净利双降
整体而言,尽管处于公募降费背景下,上述基金公司多数在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具体来看,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广发基金增速第一,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2.17%、43.54%。
不过,头部之间业绩增速的分化特征进一步凸显。例如,易方达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个位数,净利润增速则达到23.84%;华夏基金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06%,净利润增速却只有5.82%。而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上半年净利润均同比下降。其中,华泰柏瑞基金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则是“增收不增利”。
尽管受限于整体管理规模,华泰柏瑞基金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与其他各家有较大差异,但今年上半年的“双降”也与去年同期的强劲增势形成鲜明对比。具体来看,华泰柏瑞基金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降幅最大,达到36.16%,汇添富基金净利润同比降幅也超过30%。
田利辉表示,一般而言,部分公募基金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产品结构失衡、管理效率偏低等、成本费用过高等,而销售渠道成本高企、销售费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也会导致“增收不增利”。
从产品结构来看,华泰柏瑞基金的在管产品主要集中在费率水平较低的ETF,其ETF规模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各家。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末华泰柏瑞ETF规模达到4995.01亿元,在非货管理规模的占比高达80.54%,占全部在管产品规模的比例也超过七成。
公募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近年来,在费率改革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经营理念持续重塑,从“重规模”向“重回报”快速转变,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9月5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将进一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规范公募基金销售市场秩序,保护基金投资者合法权益,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募费率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先是降低了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后又调降了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降低了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此次证监会针对新规公开征求意见,拟合理调降公募基金认购费、申购费、销售服务费率水平,优化赎回安排,明确公募基金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此外,鼓励长期持有,坚持权益类基金发展导向,强化基金销售费用规范,建立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
田利辉认为,证监会新规将引导行业从“规模导向”进一步转向“质量导向”,通过降低销售费率,抑制“赎旧买新”行为,鼓励长期投资。他建议,未来基金公司展业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权益类基金布局;二要提升投研能力,打造差异化产品;三要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四要从“销售导向”转向“服务导向”,加强客户长期服务;五要拓展直销渠道,降低对销售机构依赖,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