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位于长江、金沙江、岷江交汇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滚滚长江由此开启出川入海、蜿蜒向前的万里征程。水系众多的地理环境,不仅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裕的物质供给,还滋养了宜宾人民的精神世界,为宜宾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国际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深耕特色
当下,宜宾正立足“长江首城”的地理位置优势,深挖文旅资源,以“三地三中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旅产业在激活消费潜能方面的作用。
底蕴深厚的李庄古镇、年轻时尚的E·PARK公园、惟妙惟肖的江安竹簧……宜宾在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内容为王、质量取胜,不断深挖具有鲜明宜宾特色的消费热点,持续培育扶持新业态、新场景,满足各年龄层消费需求。
在李庄古镇景区,不少来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中小学生在带队老师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月亮田片区等景点,在聆听讲解和亲身体会中感悟宜宾这座千年古城的红色底蕴。“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文旅+研学’项目,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李庄红色资源,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今年前8个月,李庄古镇共接待研学团队75批次近3万人,带动门票、餐饮等收入超百万元。”李庄古镇游客中心主任张茂说。
“李庄古镇依托深厚的抗战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引领、红色铸魂、研学驱动、产业联动’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宜宾翠旅投集团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昕表示,李庄古镇通过创新文旅经营模式,为周边8个行政村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集体经济年收入超百万元,为下游企业创超5000万元年营收。
文创产品以其独特设计与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游客目光,成为推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久负盛名的江安竹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宜宾对外宣传城市文化的金色名片。近年来,江安竹簧加快现代化转型步伐,不断创新产品形式,以更好适应年轻群体消费需求。江安竹簧四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何素梅表示:“我们积极融入宜宾文旅融合发展大局,与蜀南竹海等景区合作,创作具有鲜明景区特色和宜宾风格的产品,让每位来宜宾的游客都能通过竹簧工艺感受到宜宾的热情。”
培育业态
在深挖当地特色文旅资源的同时,宜宾围绕稳固本地传统消费民众、拓展成渝周边客群、发展全国客源未来增量,叠加推出“活动+场景+政策”组合拳,通过引入新业态、改造传统业态,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来宜宾游玩打卡。
宜宾高铁南片区E·PARK公园内的开心麻花合作新空间剧场,是全国首个在地级市落地的开心麻花战略合作剧场。“在最初选择剧场位置时,我们就看中宜宾高铁南片区突出的交通优势,相信便捷的交通区位能够为剧场带来更多观众。自今年1月开业以来,我们已推出36场演出,每场都座无虚席。未来,我们还将推出脱口秀、话剧、歌舞等表演形式,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们提供更多样的观演选择。”宜宾开心麻花剧场负责人李星表示。
除了开心麻花,像左右艺术超市、马赛单元、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展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品牌,都看中宜宾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纷纷来宜宾开设门店,在丰富宜宾当地人民消费体验的同时,不断增强宜宾的对外吸引力。
培育情绪经济是宜宾丰富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全新尝试。在E·PARK公园内,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正聚拢在帕帕拉兹宠物店的玻璃展柜前,感受萌宠带来的治愈和抚慰。“在快节奏的当下,各年龄层都有着旺盛的情感需求。我们店主要向消费者提供宠物鲜食售卖、宠物美容、宠物医疗等服务,让消费者充分体验饲养宠物带来的情绪价值。”帕帕拉兹宠物店宜宾旗舰店店长余卓说。
宜宾不仅注重新业态的引领与驱动,更重视传统业态的嬗变与腾飞。冠英古街位于宜宾合江门广场附近,为清代民居风格,是四川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也是“2021年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项目”,2022年完成改造提升。
“在冠英古街改造经营之初,我们就从城景相融、‘文化+产业’的角度思考古街的定位。在古街商业品类选择上坚持业态互补、避免同质化的思路,积极招揽引进优质商家,同时完善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服务,保障消费者旅游体验。”宜宾翠旅投集团文商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世伟表示。
完善服务
“下了高铁就有接驳车通往旅游景点,真是太方便了!”前来宜宾游玩的外地游客周洋激动地告诉记者。
位于宜宾中心城区的高铁南片区,是成贵高铁、渝昆高铁的交叉点。作为区域交通网络升级的关键节点,自2023年全面通车运行以来,高铁南片区对宜宾区域发展产生多维度、深层次的带动效应。这种带动效应既体现在交通效率的提升,更延伸至经济结构、产业模式、民生福祉等多个领域。
截至今年8月末,高铁宜宾站2025年发送旅客157.5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7062人次,到达旅客158.7万人次、日均到达旅客7113人次。“全面通车后,高铁南片区接待外来游客数量年均增长35%,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由1天延长至2.5天,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消费新业态繁荣发展。今年上半年,宜宾接待游客5740万人次,成渝及周边游客占比达44%。”高铁南片区指挥部办公室宜宾站联系工作组组长、高铁宜宾站联勤管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云介绍。
“不愁游客来,只担心我们没有做好配套服务。”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勇说。为此,宜宾市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从软硬件等角度不断提升文旅产业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旅游体验。根据不同消费需求推出周末游、假日游及两天一夜、三天两夜等礼包套餐,扩大落地租车、联票套票等优惠力度。面向游客精准发放文旅消费券,上半年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1000万张,优惠券核销率超80%,带动比超1∶5.7。针对交通出行问题,通过强化调度协作、优化交通组织、升级服务保障等措施,不断提升游客出行体验,“五一”和端午期间,李庄古镇平均交通拥堵指数对比清明节假期下降34.4%。
“消费者的体验,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未来,宜宾将以文旅产品提供情绪价值、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文旅宣传提升城市品牌,更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多元需求,不断书写宜宾文旅发展新篇章。”刘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