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银行作为关键的金融支撑力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银行必须主动找准自身定位,从机制、模式、产品、科技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为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在构建服务机制方面,银行应建立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相匹配的专属服务体系。一方面,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确保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园区各个环节;另一方面,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专员,通过专业培训,使其深入理解农业产业规律与园区运营模式,为园区经营主体提供从融资咨询到风险管理的全流程专业服务,打破传统金融与农业产业之间的信息壁垒。
破解现代农业产业园融资难题,关键在于创新融资模式。针对园区产业链长、参与主体多的特点,银行可重点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以园区内核心企业为依托,梳理其与上下游农户、合作社、中小微企业的业务往来关系,将核心企业信用延伸至产业链各端,为上下游主体提供差异化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
信贷产品的定制与开发,应紧密贴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多样化需求。银行应摒弃“一刀切”的产品思维,针对不同类型园区的产业特色及经营主体实际,打造专属信贷产品体系:对种植养殖主体,推出与生产周期相匹配的季节性信贷产品,灵活设置还款期限;对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开发以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为抵质押的融资产品,拓宽担保渠道;对智慧农业、绿色农业项目,设立专项信贷产品并给予利率优惠,引导资金流向高附加值、可持续的农业领域。
科技赋能是提升银行服务效率的重要途径。银行应加快金融科技在农业场景的应用,搭建线上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园区企业贷款申请、资料提交、审批放款、贷后管理等全流程线上操作,减少线下跑腿环节,缩短融资审批时间,让经营主体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金融支持。同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整合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信用信息、交易记录等多维度信息,构建更精准的农业信贷风控模型,减少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为信用良好但缺乏抵押物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更多融资机会。此外,还可通过线上平台为园区经营主体提供金融知识普及、市场行情分析等增值服务,助力其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离不开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银行必须始终以园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创新产品、提升效率,将金融资源更高效地配置到产业园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