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7:08:30 股吧网页版
以“三方协同”破题实体企业“三重挑战”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徐昭

  在当前“稳预期、强信心、扩内需”的宏观背景下,期货市场被赋予了服务国家战略的新使命。实体企业正面临价格波动剧烈、利润空间挤压、风控能力不足的“三重挑战”,其本质是对“经营确定性”的迫切需求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五矿期货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宝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深度剖析了当前实体企业面临的困境与期货市场的服务堵点,并分享了五矿期货通过“滴灌式服务、生态化平台、数字化赋能”三大创新模式破解中小微企业风控难题的实践。同时,他提出通过“监管层、期货公司、社会各界”的三方协同,弥补市场供给与实体需求之间的鸿沟,为期货行业如何更精准、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直面三重挑战共寻经营确定性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分化、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供应链重构加速,叠加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调整,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市场供需动态失衡等问题,实体企业经历“多重压力交织”的挑战。

  杨宝宁告诉记者,从公司服务的客户情况来看,核心困难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价格波动的“不可预测性”加大。大宗商品价格受国际资本流动、地缘供应链扰动等因素影响,呈现“短周期、大振幅”特征。例如,对于一些新能源材料企业来说,上半年碳酸锂采购价单月波动超过30%,原材料成本难以锁定,就会影响到新能源材料企业的产能规划。

  二是利润空间的“挤压效应”凸显。在产能过剩与需求复苏不均衡的背景下,多数企业处于“薄利经营”状态。例如,对于一些中小型钢铁企业来说,钢材售价受市场情绪影响周度波动,而铁矿石、焦炭等原料成本刚性较强,价格波动稍大即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三是风险管理的“能力断层”突出。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认知仍停留在“投机”层面,既缺乏专业团队识别风险,也难以制定适配自身经营的套保策略,导致“想避险却不会避险”的困境。

  “这些困难的本质,是实体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对‘经营确定性’的迫切需求,与风险管理工具运用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正是期货行业需要发力的核心方向。”他说。

  杨宝宁介绍,2024年,面对一季度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下行的行情,在市场下跌前,五矿期货持续发出风险预警,建议产业单位及上下游客户提高套保比例;下跌过程中,动态提供“区间套保”及搭配“破位险”期权等组合策略,有效管理下行风险;下跌缓释进入震荡期,推动产业单位与下游客户开展“保供锁价”合作模式,实现双赢。五矿期货根据行情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类型、不同风险偏好,为客户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个性化、全周期、全天候风险管理服务解决方案,包括宏观与产业定性分析、风险因子识别与跟踪、商品价格研判、套保方案优化、期权工具应用等,切实保障了产业链稳定与客户共赢。

  填平“三大洼地” 解实体企业风控之渴

  记者了解到,当前实体企业在利用期货工具对冲风险时仍面临不少困难,对期货行业的服务也有诸多期待。对此,杨宝宁认为,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的困难,本质是“风险管理需求”与“现实条件”的不匹配,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会用”的能力瓶颈。一些企业缺乏既懂现货经营又通期货规则的复合型人才,面对期权、含权贸易等复杂工具时,常因“看不懂策略”而望而却步。

  二是“不敢用”的顾虑制约。部分企业担心“期货操作影响合规性”,或因“套保暂时浮亏”承受内部压力,缺乏体系化的风险管理考核机制。

  三是“不适用”的工具鸿沟。部分细分领域(如特种合金、区域农产品)缺乏对应期货品种,或合约规则与现货贸易习惯脱节(如交割品级、区域价差),导致工具“不好用”。

  杨宝宁介绍,五矿期货在服务客户中了解到,实体企业对期货行业的期待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定制化服务”,希望期货公司能结合企业规模、产业链位置设计“简单易懂、成本可控”的方案;二是“全周期陪伴”,不仅教工具用法,更协助搭建风险管理体系(如制度设计、流程优化);三是“生态化支持”,联动交易所、行业协会提供政策解读、人才培训,降低企业使用门槛。

  破解中小微企业风控难题

  据了解,五矿期货作为世界500强中国五矿旗下核心期现业务平台,成立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立足产业,聚焦服务实体,依托中国五矿强大的金属矿产产业链资源竞争优势和股东五矿资本领先的产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优势,逐渐成长为集期货经纪业务、风险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国际业务和交易咨询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期货公司,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新能源品种服务能力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杨宝宁介绍,今年以来,五矿期货重点在三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滴灌式”服务中小微企业。针对中小微企业“规模小、专业弱、需求散”的特点,公司推出“场外期权+含权贸易”组合模式。譬如,为制造企业设计“下跌保护期权”,企业只需支付少量权利金,即可在产品价格跌破约定价格时获得补偿,既降低参与门槛,又规避了原材料涨价风险。

  二是“生态化”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公司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打造“产业风险管理基地”,在山东、浙江等地开展“走进企业”系列调研活动;依托中国五矿产业链资源,组织“期现对接会”,帮助中小微企业对接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方,实现“避险+经营”双重赋能。以交割服务为例,五矿期货将交割作为服务客户的重要抓手,首创“产业风险管理+交割+检测+仓储”三方产融协同服务模式,联合中国五矿所属企业五矿无锡物流园、长矿检测等,为客户提供集期货交割、交割检测、仓储物流一揽子综合服务,成功助力客户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

  三是“数字化”提升服务效率。公司在开展广泛深入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后开发出五矿产业服务平台“五矿问策”,依托“AI+产业大数据”底座,为产业客户提供AI问策、行情资讯、套保套利、交割方案、期权策略等多元服务,构建从期货知识普及,到行情市场分析、策略辅助,再到期权方案输出的一整套全链条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赋能产业客户高效管理价格风险、优化期现经营决策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

  其中,“风险管理+产业协同”模式获得企业认可——五矿期货不仅帮企业避险,更依托中国五矿强大的产业资源帮企业稳定供应链,这正是金融服务“扩内需”的微观实践。

  弥补“市场供给与实体需求”鸿沟

  对于当前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仍存在的堵点,杨宝宁认为,这本质是“市场供给”与“实体需求”的协同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是品种工具覆盖待拓展。部分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材料、高端制造耗材)缺乏对应的期货品种,区域特色农产品(如地方特色水果、经济作物)期权工具不足,难以满足细分领域避险需求。

  二是期现规则衔接待优化。部分合约的交割品级、仓单规则与现货贸易习惯存在差异(如某些化工品期货交割品与主流现货品质不符),导致企业“套保效果打折扣”。

  三是复合型人才供给待加强。行业内既懂产业逻辑又通金融工具的人才缺口较大,实体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才更是稀缺,制约工具落地效果。

  杨宝宁建议,可以通过“三方协同”的方式破局:

  首先,在监管层与交易所层面,加快新兴产业品种研发,结合现货调研优化合约规则(如增加区域交割库、调整交割品级);

  其次,在期货公司层面,深化“产业深耕”,建立“行业研究员+风险顾问”团队,为企业提供“现货诊断+工具匹配+体系搭建”全链条服务;

  最后是社会各界层面,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目前五矿期货已与多所高校共建“风险管理学院”,定向培养既懂金属、能源产业,又掌握期货技能的人才,未来将扩大至农业、化工领域。(本专栏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报联合推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