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混合类理财产品对投资者及理财机构的吸引力正在增强。近期,包括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旗下混合类理财产品发布分红公告。另外,根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7129%,较上期增长24.57个基点,整体收益具备一定优势。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理财机构在强化以“固收+”为核心策略的混合类产品布局,通过多元化策略应对市场波动。投资者应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树立多元大类资产配置思维,实现多品种的均衡配置。
多家混合类产品密集分红
近日,兴银理财发布《富利兴成阿尔法一个月持有期2号混合类理财产品利益分配公告》,拟进行利益分配,分红形式为现金分配。根据公告,本次分配基准日为2025年8月4日,每单位份额分配0.03元。
无独有偶,此前信银理财曾宣布,对旗下鸿盈象混合偏债三年定开1号理财产品进行分红,每单位份额分红金额0.036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机构发布了旗下部分混合类产品的分红公告。
理财机构混合类产品密集分红源于该类产品的亮眼表现。据Wind数据显示,从净值表现来看,在已披露最近净值的2000余只混合类理财产品中,超过1320只单位净值大于1元,最新单位净值大于1.2元的有近240只。
上半年以来,混合类理财产品规模及新发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加。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14日,新发混合类理财产品超过300只,其中多为偏债混合型产品。另据普益标准监测,截至8月中旬,全市场混合类理财存续产品数量为2006款,存续规模达6600亿元,最新存续规模占比为2.11%。
“在存款利率和纯固收理财都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适度收益增强的需求愈加迫切,能够提供兼具稳健和增强收益的混合类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较为青睐的‘中间选项’,今年投资者对这种混合类理财产品的配置热情有明显提高。”北京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业务人士表示。
对此,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上半年年末,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比虽保持高位,但混合类产品规模占比逐季回升,或与今年资本市场表现改善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号召相关。
产品兼备稳健性与灵活性
根据投资性质的不同,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其中,混合类理财产品是指投资于债权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且任一资产的投资比例均未达到80%的理财产品。
在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看来,相比其他理财类型,混合类理财产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稳健性与灵活性兼备上。与现金管理类或定期存款等产品相比,它的收益潜力更高,同时可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和抗通胀能力;与纯债类理财产品相比,它通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增加了组合收益机会;与权益类理财产品相比,其波动较小,风险更可控。
另外,在配置策略上,混合类理财产品注重资产的灵活组合与动态调整。债券部分为产品提供稳定收益和风险缓冲,权益部分则捕捉市场机会以提升整体回报。
不仅如此,根据市场周期与投资目标,混合类理财会适时调整债券与权益的配置比例。通过投资标的多元化,混合类理财可有效分散风险,并根据产品定位采取偏股型、偏债型或平衡型策略,实现稳健收益与市场机会兼顾的投资目标。
普益标准报告认为,随着居民财富总量的积累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分化,市场对兼具稳健性与增长性的理财产品需求不断增长。混合类理财产品因其资产的灵活配置特征,可有效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均有较大提升,资产类别丰富,混合类理财产品可灵活捕捉不同资产的投资机会。此外,金融科技的发展可有效促进智能投顾和动态资产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和客户体验。
鉴于混合类理财产品的上述优势,理财机构近年来在该类产品的布局呈现稳步扩展态势。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混合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到6410.73亿元,环比增长1.3%。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大环境下,混合类产品凭借较高的收益潜力和良好的风险分散优势,逐渐成为投资者和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
投资者应优化资产配置
混合类理财产品升温的背后,是投资者对“固收+”策略青睐度的提升。有机构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混合类理财产品业绩表现稳健,整体收益水平优于纯固收类产品。混合类理财产品通过股债等多元资产配置实现风险分散,配置策略上通常采用“固收+”的模式,以债券之类固定收益资产打底(占比60%至80%),搭配权益类资产(占比20%至40%)及衍生品等增厚收益,能在控制波动的前提下争取更高收益。
事实上,“固收+”策略是混合类理财产品中非常主流且重要的一类策略。当前各理财公司发行的混合类理财产品,其投资策略大多是通过固收资产提供基础收益和风险缓冲,再通过小比例的风险资产(尤其是权益资产)来增厚收益。
虽然混合类理财产品正成为市场的“香饽饽”,但受债券市场波动对固收资产收益空间的影响,混合类理财产品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监管要求不断趋严,加之投资者风险偏好趋向保守,这些因素也给理财机构带来了挑战。
针对此,普益标准报告认为,理财机构可重点采取以下策略:一是推动多元化资产配置与产品创新,提高产品灵活性以满足差异化需求;二是强化智能投顾与动态资产配置技术的应用,提升管理效率与客户体验;三是积极布局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领域,借助政策支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而对于投资者,普益标准则建议:首先,投资者需明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相对固收类产品,混合类产品通常收益波动较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且具备中长期投资规划的投资者;其次,投资者仍需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短期风险,避免盲目追涨,建议分散投资,以应对短期波动带来的影响;另外,在选择产品时,建议充分了解产品说明书,明确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风险等级,结合自身财务状况和投资目标进行科学配置。
中信证券研报也认为,下半年,随着各种熨平产品净值波动手段的整改进入冲刺阶段,潜在的产品净值波动放大和负债稳定性问题值得关注。对此,投资者应优化资产配置策略,树立多元大类资产配置思维,实现固收、权益、商品等多品种的均衡配置,通过配置股票、黄金、REITs等资产,分散债券市场单一风险,利用衍生品等策略对冲利率风险。理财机构也需要优化产品设计,增加低波产品布局,发展“摊余成本法”“混合估值”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