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国际贸易形势论坛暨全球贸易监测与贸易形势月度分析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数字贸易和国际投资展开深入探讨,提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为贸易投资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主体,应积极了解规则,提前做好准备,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增长机遇。同时,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等新型要素,也显著影响着外资流动,促进了跨境并购的金额、频次和并购成功率。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庄天宇发布了题为《2025年7月中国外贸大数据分析简报:趋势、结构以及预警预测》的研究报告。报告基于全球贸易数据,对中国外贸的国际环境、自身趋势和结构性特征等进行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我国在非美市场需求稳健、新兴产业竞争力增强及区域合作深化的背景下,外贸发展拥有良好的增长空间与战略机遇。首先,从市场格局来看,尽管对美出口受限,但我国在欧盟、东盟等非美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有利于降低单一市场依赖风险。其次,从商品结构来看,高附加值与新兴产业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如集成电路、电动汽车等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显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正逐步向中高端攀升。第三,从区域合作与机制平台看,我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新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体现出我国制度型开放与经贸合作政策的成效。
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友俊做了题为《贸易数字化与数字贸易》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国际合作从“条约化”向“技术化”发展。从协定多个条款上能看出对数字技术创新的侧重,如数字系统与监管的互操作性,包括无纸贸易、电子发票、电子支付、数字身份等。同时,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努力缩小数字鸿沟。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主体,应积极了解规则,提前做好准备,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增长机遇。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刘悦做了题为《要素禀赋与国际直接投资形势》的专题报告,从劳动资本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等角度,分析了各要素禀赋对各国吸引外资形势的贡献程度。刘悦指出,研究发现,技术要素贡献率为17%,劳动资本要素贡献率为4%,投资壁垒与贸易壁垒等政策性要素贡献率为79%。目前,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等新型要素,显著影响着外资流动,促进了跨境并购的金额、频次和并购成功率。
刘悦基于此提出对于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启示:第一,外资形势变化有其客观因素。第二,本土企业对外投资可以在全球配置供应链进而提高效率。第三,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仍具有较好前景。
国际贸易形势论坛(InternationalTrade Situation Forum,ITSF)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与大连瀚闻资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新型高端智库重要品牌活动。论坛旨在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进行监测与动态追踪研究,对中国以及全球贸易各种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定期以多种形式发布贸易分析与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