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下半年,各省份陆续发布去年的财政审计工作报告。此前,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披露,有13省将406.26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等,挪用于“三保”支出、偿还政府债务等,并存在应保未保、违规保障等行为。而多份省级审计报告,对前述行为给出了更详细的介绍。
梳理各地报告,问题可大体分为三类,包括:(1)机关事业单位少缴欠缴;(2)应保未保,困难人群等未被保障;(3)违规保障,向死亡人员等发放。此外,一些省份还点名养老金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
目前看,一些省份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重点审计范畴,也因此在报告中系统的披露了相关问题。不过,各省份审计报告无结构化模版,其披露内容各有侧重、并不统一,不少地区仅报告了社保基金收支情况,未做详细说明。亦有省份迄今尚未上网公布审计报告。
按照惯例,今次审计后各地将开展整改行动,并将于晚些时候再发布整改报告。
多地披露向死亡人员发放养老金情况,称因数据比对不及时
多个省份都披露了违规保障或待遇发放不准确相关问题。
甘肃省发布的报告显示,1个市未准确核定2007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养老保险金,省本级和4个市向13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养老保险金290.91万元,10个市299人违规补缴养老保险或重复参保;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未及时发放1953名退休人员、5.14万名企业职工职业年金等2.13亿元;1个市1088人转移接续业务未按时办结。
吉林称,2市违规向已死亡、服刑等1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34.4万元;3市因职业年金欠费和转移接续等问题,有1665人未按照保底限高原则完成10年过渡期内退休“中人”待遇兑现。
海南的报告显示,省本级和6个市县违规发放养老保险待遇328万元。5个市县重复向53人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和丧葬费、抚恤金53.68万元。2个市未发放2665名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涉及4878.35万元。
对于违规发放的问题,山东则解释,由于信息不畅、数据比对不及时等,2022年至2024年,2市48县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违规向505名死亡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241.48万元。
此外,内蒙古称,有15778人被违规保障,但未给出具体情形。
应保未保,征地农民、重度残疾人、低保特困等群体被遗漏
另一个被多地提及的现象是应保未保等问题,主要是代缴等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征地农民、重度残疾人、低保特困等群体被遗漏。另外,也有地区披露因基金被挪用,导致正常待遇领取受影响。
甘肃省发布的报告显示,5个市48427名被征地农民参保补贴划拨不到位,全省971名重度残疾人未按规定参加居民养老保险。
内蒙古披露,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退休政策执行标准与国家标准不一致,各盟市执行标准也不统一;1个盟市本级和7个旗县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5.44亿元,群众正常待遇领取受影响。此外,全区5025名低保、特困等重点人群未得到有效保障。
吉林称,2县未及时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财政补助资金4200.65万元;3市县应落实未落实534名被征地农民、5886名困难群体城乡居民等养老保险补贴资金1339.35万元;3市92名被征地农民、571名低保特困和重度残疾人等未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
山东披露,44县未落实代缴费政策,2798名低保特困、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应保未保。
四川的报告显示,7市4364名救助对象未纳入养老保险,已纳入养老保险的3876名救助对象未按规定获得相应政策保障。
少缴欠缴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概览各地审计报告,少缴、欠缴养老金也被多地提及。
甘肃的报告显示,4个市486家单位3.1万人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个市369家单位少缴8965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970.03万元;1个市欠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费6239.17万元。
吉林的报告显示,3市167家单位欠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28亿元,1260家机关事业单位欠缴职业年金5.3亿元;1市109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87家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断档;2市未及时清理退回24人重复缴纳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吉林的报告还特别提及伪造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其称,8家空壳公司通过伪造劳动合同等欺诈手段为不存在劳动关系的361人一次性补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使其在不缴或少缴养老保险情况下就达到领取待遇条件,非法牟利2000多万元。此案件已移交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有28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诈骗和虚假诉讼被刑事拘留。
山东方面披露,1市12县159家企业或学校未按规定为807名在职职工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
海南披露,4个市县存在未按规定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存职业年金和参保缴费问题,涉及1209人、234.73万元。
四川的报告显示,7市2914家单位欠缴职工职业年金或未按规定做实职业年金,导致应发未发或未按时发放3406人的职业年金。当地还披露,6市27家单位截留代收代扣的职工养老保险费836.65万元,其中761.91万元被挪用作日常运营等。
青海则称,2个县 29 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临聘人员养老保险费,涉及 362人、资金 125.99万元,劳动者权益未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