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4:42:30 股吧网页版
首席来了|中州期货金国强:避险叠加去美元化 黄金配置进入新周期
来源:中国经营报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波谲云诡,波动加剧。美联储降息预期,无疑是搅动市场情绪的关键变量之一,其对黄金市场的影响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黄金价格是否迎来新一轮上涨?投资者又应该关注哪些因素?

  近日,在《中国经营报》零观财经特别栏目《首席来了》中,本报记者对话中州期货研究所所长金国强。金国强指出,一方面,全球不确定性增加往往引发避险需求,从而支撑黄金价格。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对美元信用的冲击。美元信用的锚在于美债,而美债价格的基准则是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一旦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到削弱,美元信用就会被动摇,这将进一步推动资金涌向黄金。

  关注避险需求、央行购金

  《中国经营报》:近期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的鸽派发言提升了9月降息概率,黄金价格出现快速上涨。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国强:鲍威尔的讲话确实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预期。市场几乎已经把这一预期“打满”,这一点在短期内无疑对黄金价格构成利多。

  要理解降息如何影响黄金,可以从三个路径来梳理:第一,美联储降息会直接导致美国名义利率下降,从而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第二,降息往往伴随着美元价值的下行,而美元贬值通常会推动黄金价格走高;第三,在当前时点选择降息,本身也传递出美国经济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这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避险需求。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当预期过于饱和时,往往容易出现预期偏差。

  《中国经营报》: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等一系列事件,如何影响金价?

  金国强:今年以来,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愈加频繁。市场最大的担忧在于,这一系列举措可能削弱美联储的政策独立性。美联储的核心目标是防通胀与稳就业。然而,自特朗普上任后,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利息支出压力。美国债务规模已高达36万亿美元,仅支付利息就已十分沉重,更不用说偿还本金。在美联储基准利率保持在4%以上的背景下,2025年的付息压力势必进一步加大。

  市场对此最大担心是不确定性的上升。不确定性增加往往引发避险需求,从而支撑黄金价格。此外,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对美元信用的冲击。美元信用的锚在于美债,而美债价格的基准则是美联储的政策利率。一旦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到削弱,美元信用就会被动摇,从而进一步推动资金涌向黄金。

  《中国经营报》:当前还有哪些因素影响金价?

  金国强:除了降息预期,黄金还受两大因素影响:避险需求和央行购金。

  避险方面,2022年俄乌冲突与2025年特朗普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曾推动黄金两次加速上行。未来,若俄乌和平谈判顺利,避险情绪将缓解,金价承压;若局势恶化,避险需求则会再度抬头。同样,若特朗普贸易政策趋于稳定,市场波动会下降;反之,若再度生变,则可能再度引发避险需求,支撑黄金价格。

  央行购金则为黄金提供长期底部支撑。回顾历史,央行购金从“减”到“增”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当时美元信用受到质疑,新兴市场央行率先增持黄金,全球储备由300多吨提升至500多吨。第二阶段出现在2015年。当时中国GDP总量按购买力平价即将超越美国,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需要美元之外的信用锚,于是黄金储备从1000吨快速增至1600吨。第三阶段则是自2022年起,伴随地缘政治动荡,不仅中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央行也纷纷大幅增持黄金。

  长线布局与短线交易如何抉择?

  《中国经营报》:当前市场环境下,长期投资者和短期投机者分别应采取什么策略?

  金国强: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黄金更多是资产配置的选择。资产配置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不同周期阶段对应的配置比例各不相同。在当前格局下,除了经济周期的影响,黄金还有一个更持久的中长期驱动——去美元化。只要这一趋势未见终结,黄金的长期上行动力就依然存在。因此,长期投资者应在评估经济周期的基础上,结合去美元化的逻辑,适度提高黄金配置比例。

  对于短期交易者来说,必须认识到黄金已经经历了较大幅度、较长时间的上涨,市场不可能单边持续。短期操作更注重价格行为和波动,而中长期逻辑只能作为参考。若长期趋势向上,短期交易可采取“逢低买入”;若趋势反转,则应在强阻力位“逢高抛空”。同时,短期交易需根据数据、事件和盘面变化灵活调整策略。更重要的是,短期投资者要注重风险防控。黄金在重大数据公布和重要会议期间往往出现剧烈波动,一旦行情与持仓方向相悖,必须果断止损,才能控制风险。

  《中国经营报》:有观点认为白银和铂金等贵金属可能比黄金有更大上涨空间。对此怎么看?

  金国强:黄金的核心特征在于金融属性,几乎与供需关系无关,价格主要受宏观金融因素驱动。白银兼具金融属性和商品属性,既与避险需求挂钩,也受工业需求影响。铂金则基本不具备金融属性,主要体现为工业属性。

  历史上,黄金与白银作为货币金属,存在相对稳定的比价关系。然而在本轮黄金上行中,金银比一度升至106,远高于合理区间(50—60),显示白银明显低估。近期白银上涨,本质上是估值修复,目前金银比已回落至87,但仍处于高位。未来若能进一步修复至75—80,则白银仍有一定上行空间;但回归至50—60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白银的商品属性也提供增量支撑。光伏产业是白银最大的新增需求来源,随着新能源扩张,银浆需求持续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光伏行业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边际增量下降,因此对白银长期需求的支撑存在一定限制。

  2013年前铂金价格高于黄金,但此后黄金快速超越铂金,并不断拉大差距。今年5月,黄金与铂金的价差一度超过500元/克,此后铂金反弹幅度接近50%。对铂金后市的判断,从价值修复来看,黄金强于铂金的根源在于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强化了黄金的金融属性,而铂金缺乏这一支撑。因此,从金融属性角度看,铂金难以实现与黄金的价格修复。从工业基本面来看,铂金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供需缺口,需求大于供给。此外,铂金期货上市的预期,也可能通过价格发现功能推动短期上涨。

  《中国经营报》:2025年以来“痛金”产品在年轻消费者间流行。如何看待“痛金”产品的流行?

  金国强:所谓“痛金”,其实是将黄金与IP结合的产品,其核心定价逻辑并不在黄金,而在于IP的价值。

  对年轻人而言,黄金的保值属性固然重要,但更看重的是IP带来的情绪共鸣与互动体验。若要将“痛金”视为投资品,需要从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三个维度评估:在收益性方面,“痛金”的收益一方面取决于黄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更大程度依赖于IP价值的提升,其波动可能远超黄金;在风险性方面,“痛金”的高溢价和IP价值的剧烈波动,决定了它的风险水平明显高于黄金;在流动性方面,黄金在期货、现货市场均具备极强流动性,而“痛金”的二手市场受众有限,价格下跌时更易失去流动性。

  总体来看,“痛金”更多体现的是情绪价值与爱好属性,而非理性的投资属性。如果真正出于投资考虑,与其购买“痛金”,不如直接选择黄金ETF、金条、纸黄金或期货等传统黄金投资工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