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6 04:38:49 股吧网页版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孙丽朝

  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要素市场化改革迎来重大进展。8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署。

  会议聚焦技术、土地、人力资源、数据、资本、资源环境等六大要素,引导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受访专家认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不仅是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更是面向未来竞争的“关键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通过区域性试点为全国改革蹚路,最终目标是破除“内卷式”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在于重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让价格成为要素配置的“指挥棒”,让流动成为资源优化的“助推器”。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这一表述为改革划定了清晰方向——通过破除制度性壁垒,把要素配置的主动权还给市场,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错配、效率不高、竞争失序等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经济规模化已经接近尾声,未来更多是提质而非增量,而提质主要是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方式来实现,这意味着对要素流通的制度性束缚将逐步减少。

  会议指出,要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远东资信高级研究员梁蕴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把握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当前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定价作用还有进一步增强的空间。“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难题。”

  从六大要素的现实痛点来看,改革紧迫性尤为凸显。

  在梁蕴兮看来,六大要素面临各自不同的结构性障碍:比如科技要素创新面临激励机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土地要素高效配置仍存在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土地利用率低下等深层次矛盾;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仍需破除户籍、社保、教育等制约劳动力流动的隐形壁垒;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当前新动能孵化阶段仍存在产权界定模糊、交易规则缺失、数据资源“孤岛化”困境;受制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金融体系的机制建设、产品种类、投资者类型有待丰富和健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也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资源要素诸如碳排放权市场,市场化程度和普及程度较欧洲发达碳市场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基于这些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价格政策,加强价格调控,优化价格监管,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切实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引导试点地区先行探索

  要素市场化改革并非“一刀切”的顶层设计,而是“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渐进式探索。

  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2021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实施路径,提出到2025年,基本完成试点任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完善全国要素市场制度作出重要示范。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试点工作作出新部署。会议要求,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试点,引导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做好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服务,及时进行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盘和林表示,区域试点是我国各类大政方针落地的普遍方式。通过试点,能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如果政策需要调整,试点也可以更快地给出优化措施,防止政策“一刀切”和盲目推行。

  梁蕴兮认为,试点可优先选择改革意识较强、基础条件较好、要素发展代表性较强的区域开展。比如围绕数据要素的试点创新,可以率先由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数字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开展,聚焦数据产权界定、数据交易流通、数据资产评估、数据安全管理等领域的突破;人力资源要素的改革试点,可考虑由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地区开展,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人才跨区域互认、灵活就业人员保障与权益等。

  在具体领域,试点的“突破点”已清晰可见。对于资本要素领域的改革,梁蕴兮建议,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渠道。当前我国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应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比重。需进一步做实做强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三板等股权融资平台,丰富股债结合产品,同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打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债券市场则需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创新工具,完善违约处置机制,强化投资者保护,培养不同风险偏好投资人,降低债市准入壁垒。

  “间接融资渠道也需优化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并合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信贷审批模型,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健全全流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梁蕴兮表示。

  就资源环境要素改革试点的方向,梁蕴兮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值得关注,文件明确指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目前已有电力、钢铁、水泥、铝冶炼四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后续可依托地方试点基础,优先逐步纳入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领域,再逐步覆盖全行业。

  地方出台改革行动方案

  事实上,在国家层面部署之前,多地已围绕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展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实践案例,为全国试点奠定基础。

  在数据要素领域,广东、贵州、福建、四川等多省均出台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促进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高效配置。例如,2023年9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立足数字福建建设基础,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前提下,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全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土地要素改革方面也是亮点频现。2022年12月,广东省出台的《广东省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提出,进一步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破除制约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到2025年年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初步形成,土地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助于破解“内卷式”竞争问题,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一位风电制造业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部分地方政府以资源换产业,要求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的现象。这种地方保护行为导致行业重复建设和“内卷式”竞争加剧,进而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企业利润。未来,应建立统一的大市场,破除“内卷式”竞争。

  盘和林表示,过去,部分地方政府层面总是喜欢用有形的手去干预要素配置,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这一次,将资源配置的功能还给市场,政府政策守住公平底线,这无疑是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总之,中国未来将破除一些制度上的沉疴,给市场无形之手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激活经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