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平台小红书,已成长为月活跃用户超3.5亿的核心 “社区”。手握如此庞大的流量池,小红书对电商的布局正逐步显现,毕竟电商本是流量变现的核心路径之一。
今年“6·18”电商大促期间,小红书已先后与淘天(淘宝、天猫)、京东达成合作,打通从 “种草” 到跳转购买的完整链路。进入8月底,小红书动作升级,不仅在上海落地首个线下“市集”,还宣布App底部导航栏新增线上“市集”入口。这是在强化平台在用户心中的“电商”认知,也让用户可以轻松找到“市集”入口。
虽然“市集”入口还未实现全面覆盖,但小红书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市集入口的上线,将依据用户使用频次的高低,逐步完成全量覆盖。”
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探索已有大约十年时间,但始终未能成为头部电商平台。如今,外接淘天与京东两大平台,内部自我发掘电商能力,小红书的电商之路前景究竟如何?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店主、平台以及分析人士。
电商入口升级
若用户的小红书App尚未升级到“最新版”,首页暂未显示“市集”,那么想找到小红书线上“市集”会稍显麻烦。直接在小红书搜索“市集”“市集入口”等关键词,结果多为与“市集”相关的笔记。对于首页暂未出现“市集”的用户,需从个人主页找到“市集”入口,才能进入小红书电商板块。
进入“市集”可以发现,首页设计与主流电商平台差异不大,同样采用“双列流+算法推荐”的呈现形式。但在商品供给层面,“市集”主要依靠买手与主理人筛选货品,用户从中可以发现不少新奇好物,平台上也聚集了大量小众主理人品牌;而淘宝、京东则更侧重全品类覆盖,主流品牌商家及成熟品牌的占比更高。
Karen是Reartier修复实验室市场部总监,一年前Reartier修复实验室入驻小红书,专注分享古瓷片与皮编修复相关的艺术品。借助皮编技艺,她将残损的古瓷片修复为兼具实用性与更高观赏价值的全新艺术品。如今,她的小红书账号已积累数万粉丝,店铺也收获了一定销量。
“小红书上有很多主理人店铺,店主多是年轻手艺人、艺术家与设计师。毕竟不少用户会特意来小红书,寻找有趣且独一无二的设计师品牌。”Karen向记者表示,“相对而言,淘宝这类成熟电商平台不太适合我们经营自有品牌的店铺,它并非生活方式类App,更偏向服务成熟品牌或高性价比产品。而小红书对设计师、主理人品牌更友好,我们大多先在平台发布内容,待内容形成一定影响力、积累起粉丝基础后,再推进商业化。”
小红书的用户定位明确聚焦“95后”年轻群体,其“市集”也不追求低价竞争,而是以“发现感”与“惊喜感”为核心卖点。小红书交易商家发展负责人阿方透露,平台上50%的商家为首次开店;在个人店主中,“95后”占比更是达到50%。
对“市集”升级为一级入口,小红书交易市场负责人来克说:“当前在小红书购物的用户数量正快速增长,年轻用户尤为突出。因此,我们新增‘市集’作为一级入口,强化用户购买心智。”对商家而言,“市集”作为交易聚合入口,能让高品质、高复购率、高互动性的优质商品,获得更多被选购的机会。
“从各类大型平台发展电商业务的路径来看,货架电商是实现规模化增长的必经之路,作为社区平台的小红书自然也不例外。” 百联咨询创始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向记者表示。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龙玉也认为,此次调整既是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更聚焦探索,也是对平台购物氛围与用户消费欲望边界的拓宽。这一举措不仅有望进一步提升客单价与连带率,进而拉动GMV增长,对用户购物习惯的培养也能起到显著的引导效果。
“不过,平台的转化率与GMV,仍与商品品质、定价、服务质量等多重因素紧密相关,这对小红书市集的招商能力与商城运营能力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庄帅补充道。
从未停止的电商探索
尽管2017年小红书联合创始人瞿芳曾明确表示 “小红书不是一家电商公司”,但是回顾其发展历程,小红书从未停止对电商业务的探索。
2013年年底,小红书转型为用户生成内容(UGC)社区,这一调整为其日后成为“国民种草机”奠定了基础。2014年年底,小红书便推出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尝试打通从“种草”到购物的完整闭环。不过,2016年受跨境电商税改政策影响,其电商业务市场份额大幅下滑,2017年遂将重心重新转回社区与内容生态建设。2019年,依托社区浓厚互动氛围,小红书再次进军直播电商领域,无奈最终转化率未达预期。到2023年,小红书开始强调通过专业买手与主理人传递商品价值,才终于为电商业务找到明确的突破方向。
如今,小红书日均产生的笔记数量已超百万,且这些笔记多源于用户真实体验分享,这一特性让小红书社区流量的商业价值在近年逐步凸显。数据显示,小红书当前月活跃用户超3.5亿,社区内每月有购买需求的用户达1.7亿,仅“求链接”类的评论每月就高达8000万条。
小红书“种草”生态沉淀的流量,不仅为其搭建自有电商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它成为电商巨头争相合作的对象。在今年“6·18”电商大促期间,小红书便分别与淘天达成“红猫计划”、与京东 “红京计划”,打通了从平台内容“种草”到淘天、京东交易转化的完整链路。
京东方面表示,“红京计划”实现了“内容种草—广告挂链—即时转化”的闭环,同时支持商家在小红书下单和京东下单两种模式进行广告投放。
接近小红书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小红书的外链(即 “种草直达”)本质上属于广告合作,且合作并非全流量开放。对内容平台而言,广告流量在内容全域流量中的占比较小。“此外,小红书与淘天、京东的合作业务,与自有电商业务在内部隶属于不同部门。”该人士说。
显然,除将“种草”流量导向外部电商平台,小红书并未放弃自有电商平台的建设。而随着小红书“市集”升级为一级入口,其做大自有电商平台的意图也愈发明确。
“我们品牌虽然也开了小红书店铺,但只是顺带运营,且效果平平。” 一家成熟国货美妆品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红书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种草渠道,除了品牌自身运营,我们也会和一些达人合作;但小红书并非主要销售渠道,天猫和抖音才是我们的核心销售平台。”
两条腿走路
在当前国内电商市场中,几家头部电商平台已基本覆盖大部分消费者的核心购物需求,留给小红书电商的发展空间并不算大。
Reartier修复实验室小红书店铺的商品单价均在1500元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客单价品类。“在小红书上,购买艺术品类产品的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 Karen告诉记者,他们主要通过发布新内容吸引用户,“内容曝光量上去了,咨询的人就会增多;咨询量足够后,我们再进行集中制作,随后上架链接完成线上销售。”
相较于淘宝、京东等平台,小红书的电商客群更为垂直,因此更适合文创类小品牌、具备独特稀缺性的设计师品牌及主理人品牌,作为其线上起步的首选平台。“小红书让艺术有更好触达用户和艺术爱好者的通道,我们认为它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充满了机会,可以一起成长。” Karen说道。
对于小红书既向淘天、京东等电商平台导流,又同步发展自有电商平台的布局,李龙玉认为,“两条腿走路”是小红书当下的不二之选。平台间彼此需求互补,本质是合作共赢,尤其是与天猫、京东这类传统电商平台的合作,不仅为小红书提供了庞大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库,更能为其争取到更多发展电商的时间窗口与成长机遇。
庄帅向记者指出,目前抖音、快手、微信均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这一实践已证明,该模式对于提升平台营收、强化平台供给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完善生态与产品体验均有益处。小红书作为内容社区,同样适配这一模式。“从抖音、快手与微信的成功实践来看,小红书完全可以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社区模式与生态做好落地。”
但对小红书瞄准的新品牌、小商家及年轻设计师、艺术家而言,小红书电商并不算友好。“这些群体大多缺乏电商运营经验。而且平台存在一些隐性费用,若不熟悉规则,很容易出现亏损。” 曾在品牌方电商部门任职的一位品牌主理人向记者坦言,“就我个人感受来说,无论是平台规则、后台操作,还是用户体验,小红书的商业机制是目前我接触过的电商平台中不算太成熟的。”
另外,从电商平台抽佣情况来看,小红书的交易佣金在当前主流电商平台中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不过,随着小红书市集升级为一级入口,为吸引更多新商家入驻,小红书电商同步推出 “百万免佣计划”,所有商家在小红书平台的前100万元支付交易额可免佣金,仅需承担0.6%的支付渠道成本。